他演坏人,却救了上万人命 张晞临演完毛人凤,心里过不去,跑去给吴石将军鞠躬,还把片酬全捐了。 为啥? 他查资料时发现,吴石偷偷把厦门布防图送出来,让少死一万二。 1950年吴石被枪毙,连名字都不能提。 你知道吗?张晞临为了演好毛人凤,没少下功夫,可越查资料越难受——不是因为角色难演,是因为他在档案馆翻到的那些泛黄电报、手写记录,全是吴石将军藏在暗处的热血。有一份档案里写着,1949年夏天,吴石借着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次长”的身份,把厦门全岛的防御工事、兵力部署图抄在一张薄纸上,卷成细条塞进钢笔杆里,托人连夜送到解放区。那时候他身边全是毛人凤的特务,出门都有人盯梢,稍有差池就是满门抄斩,可他在日记里只写了一句“能少让一个战士流血,便值得”。 后来有人算过,要是没有这张布防图,解放军登陆厦门时,得硬闯敌人的碉堡群和地雷阵,伤亡至少得翻三倍,一万二的生命,可能就是一个个年轻的兵、刚成家的丈夫、等着儿子回家的父母。张晞临看到这个数字时,据说在档案馆的椅子上坐了半天,手里攥着资料的边角都皱了——他要演的毛人凤,正是当年下令追查、迫害吴石将军的人,这种角色反差,让他越演越心沉。 1950年吴石被捕后,毛人凤的特务没少用酷刑,可他一句话都没松口,连家人被牵连关押,也没吐露半个字的情报。临刑前,他只给妻子写了封短信,字里行间没提自己的委屈,只嘱咐“好好活着,等后人知道真相”。可这一等,就是几十年——他的名字被从历史里悄悄抹去,连墓碑都没有,直到上世纪80年代,相关档案解密,他才被追认为革命烈士,那句“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而牺牲”的评语,迟到了整整三十年。 张晞临说,演完毛人凤那晚,他没卸妆就坐在片场的角落里发呆,脑子里全是吴石将军临刑前的样子。后来他特意打听吴石将军的纪念场所,带着鲜花去鞠躬,膝盖弯下去的时候特别轻,像是怕惊扰了这位沉睡多年的英雄。至于捐片酬,他没说什么豪言壮语,只跟朋友提过“这钱拿在手里不安心,不如捐给烈士纪念馆,让更多人知道吴石将军的事”——他演了一个迫害英雄的“坏人”,却用自己的方式,替这个角色给英雄赔了份心意。 现在有些演员演历史角色,只盯着台词和表情,连角色背后的历史都懒得查,可张晞临不一样。他知道演“坏人”不是装凶装狠,更要懂这个角色曾对谁造成过伤害,要记得那些被伤害的英雄不该被忘记。就像吴石将军,当年连名字都不能提,可正是因为有张晞临这样愿意深挖历史、心怀敬畏的人,他的故事才慢慢被更多人听见,那些被他救下的生命,也才算真正被铭记。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