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怎么都想不到,死后才2年,亲手栽培的儿子被最疼爱孙子烧死。回顾明朝,朱棣对外征战可谓是根本找不到对手,但他对于国家内部问题的处理却是难以令人认可,他亲手栽培出来的朱高煦之后被最疼爱的孙子朱瞻基给烧死了。 这种结局属实是出人预料,究其根本,其实就是朱棣早年因为偏心埋下的祸根,最终让两人不得不走上对立面,毕竟朱高煦受到朱棣看重,可太子却是朱高炽,自然会产生矛盾。 简单来说,朱高煦当年是跟着朱棣马上打天下的,而朱高炽则更注重内部,虽然以立嫡长子的规矩保住了太子之位,可朱高煦的势力一点也不小,而且还受到军部的支持。 因此,朱高煦对自己没能继位感到非常不满,而朱高炽这边是久病缠身,一直被提防着,结果精神负担特别大,一朝得势后,更想着握紧手上的权力,谁曾想朱棣没有处理好两人关系。 他仅仅将朱高煦调离中央,却仍旧让朱高煦保有军方上的权力,一来一回,反倒是变成了朱高煦比皇帝还强势,在这种情况下,朱高炽以稳妥为先,希望先安抚住朱高煦。 可意外突然到来,朱高炽的身体原本就不太好,经过一番勾心斗角后无法支撑,早早离世,之后就是朱瞻基继位,这直接进一步刺激了朱高煦,他认为朱瞻基刚上位地位不稳。 如果此时出手,那朝中大臣很有可能会选择倒戈,所以朱高煦悄悄部署人员,已经是产生了谋反的想法,但朱瞻基在军事层面上的才能惊人,一路带兵将其打了回去,且俘虏了朱高煦。 由于刚刚继位,朱瞻基顾虑舆论影响,不想落得一个残忍嗜杀的名声,所以没有将其处死,只是看管起来,等待局势稍微稳定后,朱瞻基前往问询,朱高煦毫无悔改之意,随后被烧死。 可见朱瞻基算是个杀伐果断的人,见到事不可为直接下了决定,但遗憾的是,对待臣下,朱瞻基给的信任有些多了,在朱高煦离世后,朱瞻基根据官员建议整顿吏治,却听信了谗言。 他直接将宦官引入内书堂,结果导致了宦官干政的危机,而且这个问题还没有解决,朱瞻基就因为得病早逝,年仅38岁,这样的结果对于明朝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打击。 当然,朱瞻基在位时间较短,功绩却不算少,根据正面的建议,让明朝经济体系又往前发展了一段,同时涌现了不少出色的人才,所以说不能因为他带来的问题就否认其贡献。 总的来看,朱瞻基跟朱高煦之间的斗争算是将延续三代的恩怨画了句号,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悲剧,主要原因还是在朱棣没有及时防范后续到来的恶劣影响。 毕竟他对于朱高煦格外看重,结果又把太子给了朱高炽,同时还保留朱高煦的权力,这完全是后患无穷的做法,所幸朱瞻基足够有能力,否则还真可能让明朝提前变天。 参考资料: 朱瞻基——明朝第五位皇帝丨趣历史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