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4年,64岁的朱棣病逝榆木川,30多个妃嫔殉葬。只有10多岁还没有发育完全

笑蓝说 2025-10-16 18:58:53

1424年,64岁的朱棣病逝榆木川,30多个妃嫔殉葬。只有10多岁还没有发育完全的陈丽妃也在其中,她瘫坐在地,放声痛哭:“爹爹,你用军功换我入宫享福,为何他们要吊死我!”   1424 年明朝后宫的偏殿里,烛火摇得人影发颤。   10 多岁的陈丽妃被太监推到小床前,双手被死死按住。   脖子套进麻绳时,她突然喊:“爹爹,你说的福气就是这个吗?” 没人回答,太监猛地抽走小床,绳子瞬间绷紧,她的哭声戛然而止。   窗外,韩丽妃的求饶声还在飘,很快也没了动静。   这年夏天,朱棣在榆木川病逝的消息,被大臣们藏了三天。   军里的锡器被熔成棺材,遗体塞进轿子,连夜往北京赶。   没人敢声张,怕皇子争位乱了朝局,更怕殉葬的事出岔子。   朱高炽接到消息时,正忙着整理朱棣的遗诏,看到 “照太祖旧例”。   他心里清楚,这五个字,意味着三十多个女人的死期到了。   陈丽妃入宫那年,才刚满 10 岁,人还没到朱棣的腰高。   父亲陈懋是北征猛将,三次立功后,朱棣笑着问:“听说你女儿贤淑?” 一句话,就把她从侯府的闺房,拉进了皇宫的高墙。   入宫那天,母亲躲在房里哭,父亲却给她戴金簪:“好好伺候皇上,光宗耀祖。”她不懂什么是 “妃子”,只知道要离开熟悉的家,去陌生的地方。   在后宫的四年里,陈丽妃没见过朱棣几次。   朱棣忙着打仗、处理朝政,偶尔来后宫,也只和年长的妃子说话。   她像个透明人,每天跟着老宫女学规矩,绣着永远用不上的帕子。   有次她偷偷哭着想家,被太监撞见,还被训 “身在福中不知福”。   她不知道,这份 “福”,早被父亲用军功换好了结局。   殉葬名单下来那天,陈丽妃正在院子里追蝴蝶。   太监念到她名字时,她还问:“是要带我去见爹爹吗?”直到被拉进偏殿,看到韩丽妃跪在地上求 “放我回朝鲜见母亲”。   她才懂,所谓 “殉葬”,是要陪死去的朱棣一起埋进土里。   韩丽妃被拖去小床时,还回头看了她一眼,眼神里满是绝望。 轮到陈丽妃时,她突然想起母亲缝的里衣,想起家里的布偶。 “我要见爹爹!我要回家!” 她哭喊着,可太监根本不理她。 绳子套上脖子的瞬间,她摸到里衣的针脚,突然安静下来。 抽走小床的那一刻,她仿佛看见母亲在侯府门口挥手,喊她的名字。 她没再挣扎,很快没了气息,手指还攥着里衣的衣角。 她的布偶被扔在殿外,后来被打扫的宫女捡走,藏了起来。 陈丽妃死后第七天,陈懋接到圣旨,升为太子太保。 他穿着新官服,去宫里谢恩,路过偏殿时,脚步顿了顿。 没人知道,他夜里会偷偷拿出女儿的帕子,看上面的芙蓉看到天亮。 母亲把里衣的碎片收起来,缝进香囊,戴在身上,直到去世。 哥哥得了世袭爵位,却从不提妹妹,仿佛她从未存在过。   没人说,那个不到二十岁的女孩,是被父亲的军功、朝廷的规矩害死的。   她的坟,连块像样的碑都没有,埋在朱棣陵墓的角落里。   1464 年,明英宗废除殉葬制度时,陈丽妃已经死了四十年。   史书里写英宗 “盛德之事,可法后世”,却没提那些死去的妃子。   有人说,英宗是因为自己被俘虏过,才懂人命可贵。   可对陈丽妃、韩丽妃来说,这份 “盛德” 来得太晚,救不了她们的命。   她们的故事,只在《李朝实录》和零星的史料里,留了几行字。   如今,朱棣的陵墓还在,可那些殉葬妃子的墓,大多找不到了。   偶尔有人提起明代殉葬制度,会说起朱元璋、朱棣的冷酷。   却少有人记得,有个叫陈丽妃的女孩,十岁入宫,不到二十岁被吊死。   她父亲用军功换的 “福气”,成了她一辈子的噩梦,也成了历史的一道伤疤。   这道疤,提醒着后来人,有些 “荣耀” 的背后,藏着多少无辜的性命。     参考信息:取消嫔妃殉葬制的明英宗-文摘报-光明网-2023年07月05日   05 版

0 阅读:14319

评论列表

蓝领

蓝领

45
2025-10-16 19:39

明英宗确实为后面的皇帝开了个好头立了个好规矩啊

震惊中外

震惊中外

31
2025-10-17 00:21

商周秦汉有殉葬制度,之后慢慢的废除,到明朝开了历史倒车

记忆★搁浅了我们的曾经 回复 10-17 07:22
秦没有,都是俑,汉只有汉武帝殉葬了钩弋夫人。

yyy 回复 10-17 07:20
没搞错吧,你看看秦公一号大墓,里面多少棺材,朱重八开倒车史书写得明明白白,这还用洗?

用户72xxx54

用户72xxx54

25
2025-10-17 00:39

最恶心朱重八的明朝

用户15xxx19 回复 10-17 07:07
封建王朝人吃人,不是这样吃就是那样吃,说也别说谁。大明王朝作为最后一个汉人王朝的历史功绩不容抹杀,说没有朱也会有陈的,完全是历史虚无主义,谁知道其他人是不是偏安小朝廷,能不能拿回燕云十六州,河套,云南,川贵?拿回来做的就比明朝好吗?

用户18xxx03 回复 10-17 06:12
没有朱元璋就会有陈友谅,肯定没张士诚啥事儿

用户10xxx26

用户10xxx26

19
2025-10-16 22:34

好像满清又恢复殉葬制度。[打脸]

我家的阳台很大 回复 10-16 23:49
只有努尔哈赤的大王妃阿巴亥被诸王逼得殉葬了,其他的都没有殉葬,康熙是直接发圣旨禁止殉葬把这个当制度给固定下来了

用户12xxx12

用户12xxx12

17
2025-10-17 00:48

惨无人道的殉葬制度。落后还真不是近百年的事。

永远的米兰 回复 10-17 06:22
落后跟殉葬有毛关系。没文化,就不要瞎bb。说的人模人样的[点踩][点踩]

用户89xxx29 回复 永远的米兰 10-17 07:11
这就是制度,就落后,人人平等,你看英国,超前思想制度,君主立宪制,成为第一个发达国家

用户11xxx14

用户11xxx14

15
2025-10-17 00:40

朱元章该千刀万剐

用户10xxx72 回复 10-17 06:26
🐷扒皮

见龙在田

见龙在田

11
2025-10-17 03:53

朱元璋一个平民百姓出身竟恢复殉葬

7分努力3分佛系的青年 回复 10-17 04:45
他就是因为出身低贱才变态

结网的鱼

结网的鱼

9
2025-10-17 04:04

朱棣缺了大德了,虽有作为,可心思隐忍歹毒,算不上一代明君。

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

7
2025-10-17 05:53

所以美化明朝其实是一种汉族情怀而已,如果了解真实情况后你就会知道明以残暴专制立国是最可耻的朝代

江渐月 回复 10-17 06:58
虽然殉葬制是明朝的污点,但明朝也没有那么不堪吧。至少明英宗下令废止殉葬了。

用户11xxx31

用户11xxx31

6
2025-10-17 03:46

没有人性

精彩小虫子

精彩小虫子

6
2025-10-17 00:42

垃圾王朝

用户90xxx73

用户90xxx73

4
2025-10-17 06:57

大明战神唯一亮点

光良

光良

4
2025-10-17 05:26

朱元璋开历史倒车了[哭笑不得]

港湾

港湾

3
2025-10-17 05:04

朱元璋该千刀万剐

7分努力3分佛系的青年

7分努力3分佛系的青年

3
2025-10-17 04:45

太监训斥妃子。。。真牛,哪个太监。。

用户84xxx51 回复 10-17 06:09
现在的物业跟业主一样

成林十八木 回复 10-17 06:48
书里这样多,影视剧不会[静静吃瓜]

云淡风清

云淡风清

3
2025-10-17 06:27

活人殉葬,惨无人道!

用户67xxx09

用户67xxx09

2
2025-10-17 06:33

好家伙你记得这么清楚

王建刚

王建刚

2
2025-10-17 06:23

不是说始皇帝废弃了人殉?

江渐月

江渐月

2
2025-10-17 06:59

明英宗废除了殉葬制,善莫大焉。[作揖][作揖][作揖]

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

2
2025-10-17 05:56

这些残暴的狗皇帝应该扒出来挫骨扬灰

江渐月

江渐月

2
2025-10-17 06:53

清朝也是有殉葬制的,最出名的是大妃阿巴亥殉葬老奴王。清朝殉葬制度重要时间线 1. 入关前(后金时期,17世纪初-1644年):殉葬习俗兴起,为制度雏形期。努尔哈赤去世后,其大妃阿巴亥被迫殉葬,成为早期最具代表性的案例,此时殉葬主要为巩固皇权、遵循旧俗。 2. 顺治朝(1644年-1661年):殉葬达到鼎盛。顺治帝去世后,有多名妃嫔、宫女殉葬,且朝廷会对殉葬者家属给予“世袭官职”等奖励,进一步推动了这一习俗的蔓延。 3. 康熙十二年(1673年):制度正式废止。康熙帝下旨明确禁止“奴仆殉主”,从法律层面否定了殉葬的合法性,这是清朝殉葬制度终结的关键转折点。 4. 康熙朝后(1673年-1912年):零星案例偶现。虽无官方支持,但个别地区或贵族仍有私下殉葬行为,不过已不具备制度性,且逐渐被社会舆论所批判。

猜你喜欢

笑蓝说

笑蓝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