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对美贸易战”阵容,10月20日完成“王炸”级重组!李成钢被免去WTO职务

烟雨评社 2025-10-27 11:51:52

中国的“对美贸易战”阵容,10月20日完成“王炸”级重组!李成钢被免去WTO职务,不是降级,而是“集中火力”专职死磕美国!接任的,是那个曾“起诉美国反补贴”的法律悍将李詠箑! 此次职务调整后,李成钢并未离开经贸博弈的核心战场,他依旧稳稳担任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之职,并且明确负责中美经贸谈判这一关键领域的重头戏。 先说说李成钢被免去 WTO 职务这事,为啥说不是降级而是 “集中火力”。李成钢在国际贸易领域摸爬滚打多年,对 WTO 规则和中美贸易摩擦的痛点都门儿清。之前他身兼 WTO 相关职务,既要处理多边贸易事务,又要参与对美贸易谈判,精力难免被分散。 现在免去 WTO 职务,意味着他能把所有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对美贸易博弈中。要知道,当前中美贸易摩擦的焦点可不少,从关税壁垒、技术封锁到市场准入,每一项都需要专人深耕。 比如美国今年以来又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半导体设备加征了关税,还在 WTO 里多次针对中国发起诉讼,这些都需要有人专门对接应对。 李成钢之前就参与过多次中美贸易谈判,熟悉美国的谈判套路,现在让他专职负责对美事务,相当于给对美贸易战前线派去了 “经验丰富的主攻手”,能更高效地应对美国的各种贸易动作,再看接任的李詠箑,这位可是实打实的 “法律悍将”,光 “起诉美国反补贴” 这一件事就足以说明实力。 早在 2018 年,美国对中国多种商品发起反补贴调查并加征高额关税时,李詠箑就作为核心成员,牵头在 WTO 起诉美国的反补贴措施,最终帮助中国在多个案件中胜诉,迫使美国调整了部分不合理的贸易政策。 他对 WTO 的法律规则、反补贴反倾销的应对策略都有深入研究,而且实战经验丰富。这次让他接任李成钢之前的 WTO 相关职务,正好能发挥他的法律优势。 现在美国经常在 WTO 框架下对中国 “找茬”,比如指责中国 “产业政策不符合 WTO 规则”,李詠箑能凭借过往的胜诉经验,在 WTO 平台上有力反驳美国的不实指控,维护中国的合法贸易权益。 同时,他还能和李成钢形成 “内外配合”,李成钢在前线专职应对中美双边贸易摩擦,李詠箑在 WTO 多边平台守住阵地,两者互补,让中国对美贸易战的应对更全面。 这波 “王炸” 级重组,其实也和当前中美贸易战的新形势有关。今年以来,美国为了遏制中国发展,在贸易领域的动作越来越多。比如在半导体领域,美国不仅扩大了对华出口管制清单,还游说盟友一起限制对华半导体技术出口。 在农产品领域,美国又试图通过提高检验标准,限制中国农产品进口,同时要求中国扩大对美大豆、玉米的采购量。这些动作既涉及双边贸易谈判,又涉及 WTO 多边规则适用,之前的阵容可能难以兼顾所有细节。 现在通过人事调整,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李成钢专注双边博弈,李詠箑专注多边法律应对,能让中国在对美贸易战中更精准地出击、更有效地防守。 从两人的过往经历来看,这次重组也算是 “强强联合”。李成钢长期从事国际贸易谈判,擅长把握谈判节奏和利益平衡点,之前在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的谈判中,就为中国争取到了不少有利条款。 李詠箑则擅长用法律武器维护权益,除了起诉美国反补贴,还参与过中国与欧盟、日本等经济体的贸易争端解决,胜诉率很高。 两人的配合,既能在谈判桌上与美国周旋,又能在法律层面给美国施压,形成 “谈判 + 法律” 的双重应对格局。这种格局在当前的中美贸易战中尤为重要,毕竟美国既喜欢用 “极限施压” 的谈判手段,又爱用 “法律诉讼” 的方式制造麻烦,中国需要这样的 “双保险” 来应对。 还有一点值得关注,这次重组的时间点选在 10 月 20 日,也颇有深意。每年四季度都是中美贸易谈判的关键窗口期,美国通常会在这个时候评估对华贸易政策,酝酿新的措施。 中国选择在这个时候完成阵容重组,相当于提前做好了准备,为接下来可能到来的中美贸易谈判或争端应对,储备好了 “关键力量”。 比如接下来美国可能会就中国稀土出口、新能源产业政策等议题发难,李成钢可以提前梳理应对策略,李詠箑则能提前研究相关法律条款,确保中国在应对时既有谈判策略,又有法律依据。 现在来看,这波 “王炸” 级重组,不是简单的人事变动,而是中国对美贸易战应对策略的一次优化升级。通过让李成钢专职死磕美国、李詠箑坚守 WTO 阵地,中国在对美贸易博弈中,既有 “主攻手”,又有 “防守大将”,应对能力明显提升。 接下来,随着两人各自展开工作,中国在对美贸易战中或许会有更精准、更有力的动作,而美国想再像以前那样随意对中国发起贸易攻击,恐怕会遇到更大的阻力。 信源:新华网

0 阅读:71

猜你喜欢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