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这一波又稳了!安世中国已正式向欧洲客户发出通知,宣布恢复芯片供应,不过此次供

芸霄记史 2025-10-27 10:53:23

中方这一波又稳了!安世中国已正式向欧洲客户发出通知,宣布恢复芯片供应,不过此次供货重启附带三项关键调整: 一是需与安世中国重新签署专属供应协议;二是所有交易将统一采用人民币结算;三是因国内市场订单需求激增需优先保障,对欧出货量及交货周期将做出动态调整。     消息一出,欧洲制造业几乎同时松了口气,此前,芯片断供让大众、奔驰等车企的多条生产线被迫停产,几十万名工人暂时待岗,工厂里一度陷入沉寂。   如今安世中国重新供货,这些企业终于看到转机,但三项新规也让人意识到,供应链的主导权已经悄然转移。     安世中国之所以敢出这三招,底气来自实力,荷兰在2025年接管了安世总部,冻结中方董事席位,想借此掌握控制权,却没想到安世七成以上的产能都在中国。   上海临港的12英寸产线每月能做出两万片晶圆,东莞封测基地每年能封装测试上百亿件芯片,这样的产能规模,足以保证国内需求,也能根据情况动态分配出口资源。     欧洲企业在这件事上几乎没有选择余地,安世在车规级MOSFET市场占有率接近两成,是全球领先的供应商,断供时,一些芯片的现货价暴涨两倍多,欧洲厂商四处找货却依旧空仓,眼下,为了维持生产,只能接受中国的新规则。     人民币结算是最关键的一步,也最能体现主动权,过去,芯片交易几乎都用美元清算,欧洲车企在汇率波动中承担巨大风险,如今安世要求以人民币结算,相当于把贸易秩序的话语权拿在自己手里。   现在不少欧洲公司已经跟进,宝马、大众率先完成新协议,按人民币结算的订单已排进生产计划,这不仅是一笔交易,更是一种信号——在半导体产业链中,中国货币正在真正进入核心环节。     要求重新签署供应协议,是针对此前荷兰越权行为的回应,当年他们单方面冻结中方席位,违反契约精神。   而新协议,等于重新定义合作规则:要继续合作,就得重新按中国标准来,合同文本、履约条款、供应流程都要清清楚楚,这既是法律层面的保障,也是商业地位的确认。     这三项调整的背后,其实是一场深层次的力量重组,安世不是在求欧洲买货,而是在告诉对方:谁掌握产能,谁才有资格定规则。   中国的晶圆厂和封测线让安世有足够底气优先内需,这不是封锁外销,而是现实策略。国内汽车、家电、能源市场的芯片消费迅速增长,任何一家有理智的企业都会先满足自家市场,再考虑海外。     对于欧洲来说,选择安世几乎是唯一的选项,供应链重新运转,他们的汽车厂才可能恢复正常生产,欧洲市场的反应说明,实力才是国际贸易中最硬的底牌。

0 阅读:0

猜你喜欢

芸霄记史

芸霄记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