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吧?堂堂一国首相,竟然可以如此不顾体面! 荷兰首相斯霍夫在欧盟峰会召开前,四处为自己开脱,张口就是“不是我的错,是安世半导体的问题,是他们‘首席执行官管理不善’”。这理由简直离谱到让人想笑,这场搅得全球汽车业鸡飞狗跳的“芯片地震”,明眼人都知道源头在哪。 要知道,安世半导体可不是什么小作坊,它是全球汽车芯片领域的“隐形冠军”,车规级MOSFET零件和二极管的市场占有率足足有15%,大众、宝马、丰田这些车企的生产线,哪天离得了它的芯片?毫不夸张地说,安世一停,欧洲不少汽车工厂就得跟着歇业。可荷兰政府不管这些,说动手就动手,连个提前通知都没有。 更讽刺的是,他们拿出来当“尚方宝剑”的《货物可用性法案》,是1952年冷战时期搞出来的东西,原本是为了应对战争、自然灾害这种真正的紧急情况,现在却被用来对付一家正常经营、业绩还不错的中资企业。 而且荷兰政府的操作,时间点也太“巧”了。就在他们接管安世半导体的前一天,美国刚宣布扩大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明摆着是要卡中国技术的脖子。这边美国话音刚落,荷兰那边就立马跟上,这种“默契配合”简直天衣无缝。 可荷兰经济大臣还嘴硬,说这是“荷兰的独立决定”,结果转头就急着找中国商务部长对话,想把责任推给中方,扯什么“担心中方转移知识产权”。合着你们先动手抢了我的东西,现在倒反过来怪我没把东西看好? 再说说,斯霍夫嘴里“管理不善”的CEO张学政,人家到底怎么“不善”了?安世中国区的员工都看不下去了,荷兰总部那边刚中断公司系统权限,还放话不支付中国区员工薪水,结果安世中国很快就澄清,工资福利全由国内公司正常发放,压根没受影响。这哪像是有“管理危机”的样子? 反而更像荷兰政府故意制造混乱,想给罢免CEO找个借口。更别说安世半导体的德国工厂负责人,直接公开替张学政说话,说他任内推动了好几个技术升级项目,公司业绩一直稳中有升,根本没出现过所谓的“失职”情况。 要是再看数据,荷兰政府的谎言就更站不住脚了。安世半导体2024年的营收同比增长了12%,车规级芯片的出货量还创了历史新高,这样的成绩单,是“管理不善”能搞出来的? 反观荷兰政府指定的那个托管人,接手才不到一个月,就把供应链搞断了,欧洲车企的芯片库存现在只能撑几周,大众、奔驰这些巨头都被迫调整生产计划,有的工厂甚至开始轮岗放假。这哪是“救火”啊,分明是“纵火”吧?把一家好好的公司折腾成这样,还好意思倒打一耙说前任CEO不行,脸皮也太厚了。 其实稍微琢磨琢磨就知道,荷兰政府敢这么干,背后少不了美国的影子。早在2025年6月,美国商务部的官员就找过荷兰,要求他们解除安世中国总裁的职务,理由是“可能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现在再看9月底的操作,美国9月29日扩大出口管制,荷兰9月30日就动手接管安世,这时间差掐得,说不是提前商量好的谁信? 更有意思的是,斯霍夫在欧盟峰会上哭丧着脸说“中国断供芯片”,却对美国怎么施压荷兰的事儿一字不提,生怕别人知道自己是美国的“马前卒”。这让我想起《三国演义》里的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只不过荷兰这“黄盖”当得也太憋屈了,明明是帮美国办事,还得自己扛下所有骂名。 美国的算盘其实很清楚,就是想通过控制欧洲的半导体产业链,一边遏制中国的技术升级,一边巩固自己在全球的霸权地位。可荷兰好像没搞明白,美国根本不是什么“好大哥”。就在荷兰接管安世半导体的时候,美国国会正在推动《芯片与科学法案》的修正案,要求拿到美国补贴的欧洲企业,必须限制和中国的合作。 荷兰政府原本以为,拿住安世半导体就能拿捏中国,结果没想到中国的反制来得这么快、这么准。10月4日,中国商务部直接宣布,对安世中国及其分包商实施出口管制,禁止向荷兰出口特定的半导体元件和成品。这招“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直接戳中了荷兰的要害。 安世半导体在欧洲的工厂,有40%的原材料都得从中国进口,现在断供了,生产线很快就得停摆。更讽刺的是,荷兰政府之前还跳出来指责中国“滥用出口管制”,结果现在自己先尝到了断供的滋味,这脸打得啪啪响,估计斯霍夫现在连肠子都悔青了。 而且荷兰的麻烦还不止这些,中国的反制措施一出来,欧洲车企立马就慌了。德国汽车工业协会直接发警告,说要是安世半导体的供应链三个月内恢复不了,欧洲车企的损失就得超过50亿欧元,到时候还得有一大批工人失业。在这么大的压力下,荷兰经济大臣不得不悄悄联系中国企业,想通过“非正式渠道”恢复合作,可中方的态度很明确:先把对安世半导体的接管解除了,再谈别的。 说到底,荷兰政府这场“甩锅”闹剧,把西方的霸权思维和双重标准扒得一干二净。这种“既要又要”的贪心,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