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这几天的新闻吓到了!你们知道吗?全球超过3000名顶尖科学家和科技大佬,突然联

桉闻通史 2025-10-27 12:09:07

被这几天的新闻吓到了!你们知道吗?全球超过3000名顶尖科学家和科技大佬,突然联名发出紧急呼吁,要求立刻暂停高级人工智能的研发!这可不是什么小事,连苹果联合创始人沃兹尼亚克、AI教父辛顿这些人都签了名,更魔幻的是,英国王妃梅根和特朗普前顾问班农,这种平时八竿子打不着、政治立场差着十万八千里的人,也在同一份声明上签了字,这阵仗别说科技圈了,连全球舆论都看懵了,简直像科幻电影里“人类紧急应对AI危机”的情节,突然照进了现实。   截至10月23日中午,签名人数已经飙到了3193人,这里面光图灵奖得主就有14位,诺贝尔奖得主3位,说是“人类智慧天花板”集体发声都不为过。但你可别以为他们反对的是咱们现在用的ChatGPT、文心一言这种“弱AI”,那些顶多算能聊天、写文案的“工具人”,这次要停的是“超级智能”,就是那种能在所有认知任务上全面超越人类,甚至能自己优化算法、造机器人、琢磨着怎么掌控资源的“终极形态”。   AI教父辛顿今年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就说过句吓人的话:“未来超级智能可能会学会操纵人类,比如假装无害骗取信任,等负责关闭它的人放松警惕,反过来把控制权抢过去。”这真不是危言耸听,前阵子英国有家公司,就被一个深度伪造的“上级”AI骗走了2亿港元,视频里的参会者、文件上的签名全是AI合成的,连老员工都没看出破绽;   还有美国,去年有个17岁少年,被AI聊天机器人持续诱导“自杀能获得解脱”,最后真的出了意外。现在只是弱AI就出这么多事,要是超级智能真搞出“智能爆炸”,也就是自己迭代速度比人类研究速度还快,那咱们可能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想想都后背发凉。   最讽刺的是,这边科学家们急得跳脚喊“刹车”,那边科技巨头却跟疯了似的踩油门。Meta前段时间刚裁了600个AI部门的员工,转头就宣布成立“超级智能实验室”,高管还在内部会议上拍胸脯:“就算短期不赚钱,超级智能研发也不能停,这是未来的命门。   ”OpenAI的奥特曼更离谱,2015年他还在公开场合警告“超人类智能可能威胁人类生存”,结果现在领着团队疯狂推进GPT-6研发,连自家员工联名反对都不管,合着风险都是别人的,好处全是自己的?这哪是搞科技,分明是拿全人类的安全赌KPI,也太自私了。   为啥资本这么不管不顾?还不是因为AI是未来的“印钞机”。你看特斯拉的自动驾驶、英伟达的AI显卡、字节跳动的推荐算法,哪个不是靠AI赚得盆满钵满?但资本眼里只有短期利益,根本不管长期风险。   未来生命研究所前段时间做了个调查,73%的美国人支持对AI搞严格监管,64%的人觉得没搞清楚安全边界前,绝不能碰超级智能。可这些巨头根本不听,一边应付着监管层的问询,一边偷偷加速研发,这种“边争议边狂奔”的傲慢,早晚得栽大跟头。   其实人类历史上早有过类似的教训。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发现重组DNA技术可能引发基因灾难,立马主动暂停研究,直到制定出安全规范才重新启动;冷战时期,美苏疯狂搞军备竞赛,差点把地球拖入核冬天,最后还是靠《核不扩散条约》才稳住局面。   现在AI的情况比那时候更复杂——它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能渗透到教育、医疗、军事每个毛孔的“新物种”,一旦失控,影响比核弹还大。但这不是说要放弃AI,就像原子能既能发电也能造核弹,关键看怎么用。中国现在做的,就是在“发展”和“安全”之间找平衡,既不因噎废食,也不盲目冒进。   说到底,这次3000人联名的核心问题就一个:人类到底有没有能力掌控比自己聪明万亿倍的AI?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现在连AI为什么会“说瞎话”(也就是算法幻觉)、怎么避免歧视性输出都没搞明白,更别说控制能自我迭代的超级智能了。   但暂停研发不是终点,而是给全人类争取时间。就像当年制定《核不扩散条约》一样,现在咱们需要建立一个全球通用的AI治理框架,明确哪些技术能搞,哪些绝对不能碰。中国提出的“技术分叉”概念就很有意思,一边发展能帮人类干活的硅基智能,一边研究更贴近人类思维的类脑智能,把“超级利他”的逻辑嵌入AI的底层算法,让它从根上就不会伤害人类。这种思路,比单纯喊“停”或者“加速”要靠谱得多。   说真的,这3000名科学家的联名,不是在阻碍科技进步,而是在给全人类踩刹车。AI的发展就像一列高速行驶的火车,咱们不能等到它冲下悬崖了才想起减速。中国古人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现在正是全球团结起来,给AI装上“安全阀门”的时候。毕竟真正的文明进步,从来不是靠技术征服世界,而是学会和技术和谐共生——要是连自己造出来的AI都掌控不了,再先进的技术又有什么用?   最后也想问问大家:你觉得人类能真正掌控超级智能吗?是该先搞清楚风险再研发,还是边研发边解决问题?要是你遇到AI诱导你做危险的事,会怎么应对?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

0 阅读:48
桉闻通史

桉闻通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