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感觉脑袋里好像笼罩着一层薄雾,难以集中注意力,反应变慢,慢慢失去了很多对生活的感知,共情能力不断降低
.
❶难以集中注意力
看论文看一会儿就走神,刚读完一句话就忘记了它在讲什么,然后开始不自觉玩手机,刷朋友圈,回消息
❷情绪波动大
有时觉得自己的研究还不错,突然又开始自我怀疑,觉得没价值,然后开始迷茫和失落,情绪起伏像过山车一般,容易因为小事而烦躁、易怒,或者莫名地感到想哭、情绪低落
❸信息处理能力变差
浅显易懂的几段话要读好几遍才能理解,眼睛在扫视文字,但大脑无法处理信息
❹思维缓慢反应迟钝
表达能力越来越差,说话经常卡壳,很多简单的词汇和字都想不起来,论文写作任务推进缓慢
❺记忆力衰减
昨天才弄懂的实验步骤,今天又要重新看; 知道某个概念学过,但话到嘴边就是说不出来
.
✅脑雾的根源
❶熬夜与混乱作息导致大脑运行缓慢,因为不用上早八经常都是一两点睡九十点起,习惯了熬夜赶工、改论文、做PPT
❷同时处理文献、数据、论文、项目,手机和电脑带来的信息干扰无处不在,频繁在不同任务间切换会产生“认知残留”,严重消耗认知资源,导致效率低下和心智疲劳
❸意义感缺失,科研强烈的不确定性导致长期投入看不到明确成果时,容易陷入对研究价值的存在主义危机,甚至担心毕业找不到工作
❹久坐和缺乏运动
.
✅如何解决
❶破除碎片感
最近看到《精选奇遇记》中而无法专注就没必要逼自己专注,通过碎片化积累来填补
.
❷尽可能让自己在快乐的情绪中
培养一些爱好,不要让生活只剩下科研,不要让自己的情绪完全因为实验的成功或失败、论文的接受或拒绝而波动巨大。科研不过是一份不好不坏的工作,顺其自然就好,没事出去散散步,逛逛操场,别一整天在工位上困着
.
❸尽可能早睡
睡前玩手机或者还在办公我就很难入睡,试着改变工作模式,早下班早开工
读研唯有知识不会背叛我










蒙娜保国
本来以为熬三年毕业就好了,没想到出来工作了作息也不规律焦虑更严重了[笑着哭]
用户95xxx22
湿气嘛,祛了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