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报道:当年咬断港警手指的“乱港”暴徒,如今出狱还想跑英国读法律?做梦去吧!

白虎简科 2025-10-24 19:04:41

港媒报道:当年咬断港警手指的“乱港”暴徒,如今出狱还想跑英国读法律?做梦去吧! 一个曾经的港大高材生,因在公众冲突中野蛮袭警被判入狱,服刑期满后,他的人生规划听起来实在有点魔幻:要去英国,攻读法律。 这事的主角叫杜启华,他这个念头本身,就构成了一个巨大的讽刺。 这个故事其实和个人选择关系不大,它更像一个切片,清晰地展示了一个冲撞规则的人,是如何被规则筑起的三道无形高墙给困在原地的。 第一道墙,是白纸黑字的法律烙印。很多人以为,服刑完毕就等于一笔勾销,但现实是,监狱的大门打开了,惩戒的效力却延伸到了门外,杜启华想走,第一关就卡在了香港本地。 惩教署拒绝他的出境申请,这真不是故意刁难。依据现行条例,评估一个有严重暴力前科的人出境,会不会给目的地带去风险,这是常规操作,规则在源头就先把他拦了下来。 就算他侥幸离港,等着他的是第二道更坚固的墙——英国的移民法规,英国人对申请者的“品格”向来审查得极严,尤其是暴力犯罪记录,基本就是一张直接的“拒绝入境”通知书。 这种事早有先例,之前一个参与旺角暴动的袭警者,就算手握英国大学的录取信,照样被拒签。别忘了,现在全球警务信息都联网了,想藏起案底,门儿都没有,法律的烙印,是跨越国境的。 第二道墙,是职业伦理的无形壁垒,法律是干嘛的?它的根基是对规则的敬畏、对生命的尊重。而杜启华的行为呢?他不是简单的推搡,而是用牙齿活生生咬断了一名警长的手指,连骨头都断了。 这种极致的暴行,与法律精神背道而驰,那位被他伤害的警长,手指功能永久受损,再也无法正常弯曲,连握笔、用手铐这些基本动作,都花了半年才勉强适应。 这只无法复原的手,就像一个象征,代表着杜启华对法治造成的不可逆伤害。 抱着这样的历史,他居然想成为法律的守护者,这本身就是一个天大的悖论。退一万步讲,就算他读完书,英国有哪家律所会录用一个背景调查里写着“暴力袭警、致人永久伤残”的毕业生?职业的门槛,品格是第一块敲门砖。 最后一堵墙,也是最难逾越的一堵,是社会人心。真正的“重新开始”,从来不是换个地方那么简单,它需要的是真诚的悔过和对错误的担当,杜启华似乎没想明白这一点。 至今,他没对受害警员说过一句抱歉,与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一位犯错青年,出狱后主动道歉、赔偿,最终得到了社区的原谅,两条路,两种结局,高下立判。 那位受伤的警长,对他的期望很朴素,只希望他“能真正悔改”,这恰恰是社会最核心的诉求,大家不是要置人于死地,而是希望犯错的人能正视自己的罪。 逃到海外就能洗白吗?也未必。曾有乱港者在加拿大开餐厅,被当地华人社区扒出黑历史后,遭到抵制,最终关门大吉,人心里的那杆秤,不会因为换了地理坐标就失准。 所以,杜启华的“法律梦”,被他自己亲手击碎了。他撞塌了法律的规则,于是惩戒的规则困住了他;他蔑视了职业的准则,于是职业的壁垒挡住了他;他逃避了社会的法则,于是人心的共识排斥了他。他的困境,不是外界强加的,而是他冲撞规则那一刻就注定的回响。 人生的路,终究是铺在自己过去行为的基石上的,绕过清算去追寻的理想,不过是海市蜃楼,最终只会被自己造下的因果,死死困住。 信源:咬断港警手指男子刑满出狱,申请留学英国被香港惩教署拒绝! 2025-08-05 11:44·點新聞

0 阅读:63
白虎简科

白虎简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