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俄乌大战,我们才彻底认清俄罗斯真面目!简单来说就是两句话:东方的命,西方的心。 俄罗斯这地方,看地图一大半在亚洲,可心里头一直想往欧洲靠,就算吃再多亏,也觉得自己得是欧洲圈子里的人,这念头不是一天两天,几百年都这样,彼得大帝那会儿就是,跑荷兰学造船,去英国看人家怎么弄城市排水,回国就干大事,把首都搬到圣彼得堡,一片沼泽地里硬是建起座城,脸就朝着欧洲,为了波罗的海那个出海口,冻死多少人也得拿下,图啥呢,不就是为了跟欧洲人混个脸熟。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更是把“融入欧洲”当头等大事。叶利钦主动向西方示好,甚至提出想加入北约,结果被人家当成笑话,连门都没摸着。 普京刚上台那几年,也一门心思跟欧洲搞好关系。能源管道优先修向欧洲,天然气70%以上都卖给欧盟国家,觉得靠能源能绑住欧洲的心。 2012年普京就提了“向东看”战略,可执行得半心半意。那时俄罗斯企业主提起中国货,还带着偏见,总觉得是上世纪90年代的廉价次品。 俄乌冲突在2022年2月打响,这一巴掌才算把俄罗斯打醒。欧洲说翻脸就翻脸,跟着美国对俄搞起全面制裁,能源大门直接关上。 欧盟一轮接一轮加码制裁,到2025年2月已经推出第19轮,连液化天然气都禁止进口,断了俄罗斯的重要财源。 西方金融绞杀更狠,把俄罗斯踢出SWIFT系统,冻结上千亿美元外汇储备。俄罗斯企业一时间连原料进口、产品出口都成了难题。 被逼到绝境,俄罗斯才真正转头看东方。俄中友好委员会主席季托夫后来坦言,以前确实低估了东方,转向后才发现宝藏。 中俄贸易额一下就涨起来了,2022年还1900亿美元左右,2023年就跳到2400亿,2024年稳稳保持在2450亿上下。 能源合作最是实打实。2023年俄罗斯超过沙特,成了中国最大原油来源国,全年出口1.07亿吨,占中国总进口的20%以上。 天然气管道也加急推进。中俄东线本来计划2025年满负荷,结果2024年底就提前跑满,还超供了30亿立方米。 钱的结算方式更是大变样。战前人民币在俄罗斯外汇市场只占1%,2023年就冲到42%,2025年6月直接飙到99.6%。 俄罗斯卖油卖气不再换美元欧元,直接收人民币,连跟其他国家做生意都开始用人民币计价,硬是避开了西方的金融封锁。 中国制造业也帮了大忙。2023年对俄机电产品出口涨了近70%,中国汽车在俄市场份额从7%冲到近50%,手机更占了八成以上。 以前俄罗斯人出门开欧洲车、手里拿欧洲手机,现在街头满是中国品牌,大家用着踏实,才发现中国货质量一点不差。 西方断供芯片时,俄罗斯坦克一度得用冰箱里的家用芯片凑数。幸亏中国高科技产品及时补位,才没让工业链条崩掉。 2024年5月普京访华,签了一堆协议,能源、科技、农业全涵盖。克里姆林宫明确说,对华关系是优先议题。 季托夫在2025年9月的采访里说得实在,俄罗斯企业现在用中国设备建厂、中国手机办公,这不是权宜之计,是新常态。 2025年上半年中俄贸易额虽降了9.1%,但核心领域稳得很,能源出口没减,中国对俄汽车出口还涨了20%。 想想多讽刺,几百年追着欧洲跑,挨了无数冷脸、吃了无数亏。直到被西方逼到墙角,才看清东方的分量。 “东方的命,西方的心”这话真没说错。但俄乌这一仗,也算让俄罗斯彻底摆正了位置,找到了真正可靠的伙伴。 国家之间的交情,从来不是靠“凑脸熟”换来的,而是实实在在的相互支撑。中俄现在的合作,就透着这份踏实。 这种转变不光救了俄罗斯,还帮着人民币走得更远,连带着重塑了欧亚的经济版图,这倒是西方没料到的。俄罗斯 乌俄关系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