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国人最恐惧的其实不是几粒大豆,而是整个大豆冲突中中国人的沉默态度! 中美贸

古凌国际 2025-10-23 20:50:49

让美国人最恐惧的其实不是几粒大豆,而是整个大豆冲突中中国人的沉默态度! 中美贸易摩擦从2018年就开始了,那时特朗普上台没多久,就开始加关税,中国也反击农产品,尤其是大豆。美国大豆出口一半以上靠中国市场,中西部农场主平时就指着这个过日子。 结果关税一加,中国转向巴西买货,美国大豆价格直线往下掉。政府当时扔了120亿美元补贴,可钱大多进了大公司的腰包,小农户还是亏本。 到了2020年,第一阶段协议签了,贸易缓和点,中国承诺多买美国农货,包括大豆,可执行起来总有波折。特朗普下台后,拜登也没撤销关税,继续保持高压,贸易赤字问题没解决。 2024年,特朗普又选上总统,这次他的贸易政策更狠,直接加码关税,中国反制也升级了。 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美国对华大豆出口已经比去年同期少39%,9月份干脆归零。中国海关公布,9月进口大豆1290万吨,比去年同期多出不少,可来源是从南美拉来的。 巴西出口到中国的量占了93%,总计650万吨。巴西大豆价格低,质量稳,还能用人民币结算,避开美元波动。 美国农民们日子难过。暴雨和虫害本来就让收成受影响,烘干成本涨三成,仓库里大豆堆着发霉,下游榨油厂停工,豆粕库存五年最低,养牛场饲料不够用。 协会主席拉格兰写信给政府,说农户财务压力山大,得赶紧想办法。可中国海关发言人说,采购按市场规律走。 特朗普发帖,指责中国故意不买美国大豆,是经济敌对行为,还威胁要停掉跟中国的烹饪油贸易。结果中国没搭理,继续从巴西和阿根廷进货。 中国国内大豆产量这些年稳升,2023年就超400亿斤,高蛋白品种占市场四成。饲料技术也进步,用玉米部分替换豆粕,依赖进口的程度从2018年的34%降到2025年的21%。 南美供应链稳固,巴西2025年对华出口已超7200万吨,阿根廷减税后,中国马上买了至少10船货。阿根廷政府把大豆出口税从33%降到15%,中国买家蜂拥而上,取代美国份额。 相比之下,美国大豆面临过剩,价格跌到谷底,农民预计2025年负利润。 特朗普的关税策略,本意想逼中国让步,可实际损伤自己。中国这种不吭声的风格,其实是战略自信。贸易战打到现在,中国多找供货方,分散风险,不再单一依赖美国。 中国的沉默不是没态度,而是态度明确:经济自主,不受胁迫。

0 阅读:39

猜你喜欢

古凌国际

古凌国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