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的弟弟杨振汉, 不查不知道,一查才发现, 原来他的人生经历也是如此精彩! 他从小喜欢机械,于上海交大毕业后,投身于工业建设,1982年担任上海市外经贸经委主任,创建了第一家商业化的航空公司-上海航空公司,还引进了花园酒店,哈根达斯外资项目; 1985年去香港工作,参与了海南建省和香港回归重大政策,后来提出的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建议也被国家采纳 。 杨振汉曾说“一生有幸跟上祖国阶段的每个步伐”! 他身为名家之后,始终低调行事,从未借家族光环为自己铺路,而是凭借专业与担当在时代舞台上留下了坚实足迹。 出生在清华园的杨振汉,打小就和哥哥杨振宁走上了不同的路。大哥醉心物理探索,他却对着机械零件情有独钟,家里常客华罗庚、陈省身讨论数学的身影,没让他转向理论,反倒更坚定了学工科的念头 。1953年从上海交大化工机械专业毕业时,正赶上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他二话不说扎进冶金部搞设计,后来又到上海柴油机厂从车间副主任干到厂长,把专业功底磨得扎实滚烫,1978年还成了全国科学大会代表 。 八十年代的上海,正憋着股开放的劲儿,杨振汉的舞台也从工厂转向了更广阔的天地。1982年接手上海市外经贸委主任时,国内航空公司还多是国营背景,他愣是牵头搞起了上海航空公司——国内第一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业化航企,打破了行业的固有模式 。那时的外资对中国市场还带着试探,他又带头引进了花园饭店和哈根达斯,前者后来成了上海第一批五星级酒店,见证了无数外资落地的故事;后者则把“冰淇淋奢侈品”的概念带进了中国,成了一代人的味觉记忆 。 1985年举家迁往香港时,他特意在院子里种了两棵香樟树,说要“把根留在上海” 。在香港的六年里,他忙着组建东南经济信息中心,研究的全是国家大事:海南建省的规划、香港回归的政策衔接,还有那个影响深远的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建议。当时内地还没这类制度,他和妻子谭茀芸一起调研香港土地批租模式,把建议报给中央,后来直接被写进了国务院特区办给谷牧副总理的报告里 。现在我们习以为常的土地出让制度,源头里就藏着他当年的心血。 最难得的是,顶着“杨振宁弟弟”的头衔,他这辈子活得格外“藏锋”。住在上海华山路的老弄堂里,房子是几十年的老洋房,客厅窗外的香樟树已长到参天,可很少有人知道这院子的主人是谁 。他从不在公开场合提家族关系,连参与浦东开发、引进中资企业这些事,都是后来才从旁人的回忆里慢慢浮出水面 。 反观现在,不少人靠着“名人亲属”的标签四处张扬,恨不得把祖宗的光环都披在身上。两相对比才更明白,杨振汉的“低调”从来不是怯懦,而是对专业的绝对自信——真正的本事,从来不用靠旁人的名气背书。他说“有幸跟上祖国的步伐”,可祖国的每一步前行,又何尝不是靠着这样一群埋头实干的人在托底? 从建国初期的工业建设,到改革开放的窗口打开,再到香港回归的平稳过渡,杨振汉的人生轨迹,活脱脱就是一部微缩的时代发展史。他没拿过诺贝尔奖,名字也没上过多少热搜,可那些他亲手创下的事业、推动的变革,早已融进了城市的肌理、国家的发展里。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杨振宁的弟弟杨振汉, 不查不知道,一查才发现, 原来他的人生经历也是如此精彩!
军师
2025-10-21 02:09:03
0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