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记者访问中国高志凯:如果英国政府不批准中国在英国新建大使国,中国将如何解决!

物规硬核 2025-10-21 00:50:38

英国记者访问中国高志凯:如果英国政府不批准中国在英国新建大使国,中国将如何解决!高志凯明确表达:英国也不要想在中国北京建新使馆!同时让英国不要忘记了 中国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英国侵略中国的历史 中国人民没有忘记!   高志凯提到的“英国侵略中国历史”,可不是随便说说,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英国用坚船利炮轰开中国大门,逼着签《南京条约》,割香港,烧圆明园等,这些事儿,每个中国人都刻在骨子里。   现在伦敦塔区议会以“国家安全”为由,全票否决中国在皇家造币厂旧址建新使馆,这操作怎么看都像历史重演。   当年英国以“通商”为名搞侵略,现在又以“安全”为名搞阻碍,双标玩得溜啊!中国驻英使馆项目拖了7年,英国拿“破坏历史风貌”“数据泄露”当借口,可英国驻华使馆扩建时,中国可是按规矩办事,该批的批,该帮的帮,这波操作,用网友的话说就是:“自己作妖还嫌别人作妖?”   《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第21条写得明明白白:接受国得帮派遣国找合适的馆舍,可英国在使馆这事上,堪称“规则破坏者”。   中国驻英使馆项目卡了7年,英国以各种莫须有的理由拒绝,反观英国驻华使馆扩建,中国不仅配合,还主动给行政支持。   2025年9月英国商业贸易大臣访华时,还大言不惭要求中方快速批准英使馆扩建,却对中国使馆审批的拖延只字不提。   这波“宽以律己,严以待人”的姿态,连吃瓜群众都看不下去了:“合着规则是你家定的?”     高志凯提到的“强大军事力量”,可不是虚张声势,从东风-61导弹“20分钟打遍全球”的技术突破,到稀土产业链对西方高端制造的“卡脖子”效应,中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已经今非昔比。   这种战略威慑,在南海仲裁案时就露过脸,中国以“不参与、不承认、不执行”的三不政策,硬刚菲律宾单方面挑起的仲裁,用实力维护了国家利益。   现在英国在使馆问题上耍横,中国自然有底气回怼:“你搞双标,我就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表面看是中英使馆纠纷,背后其实是更大的地缘博弈,美国在中间插了一脚:2025年6月,特朗普致电英国首相,威胁要是批准中国建馆,就终止美英情报共享,还加征50%钢铁关税,这波“挟洋自重”的操作,和19世纪英国联合法俄遏制德国的套路如出一辙。   但时代变了,中国用“相互支持”原则反制,你要求我快速批准你的使馆扩建,我就强调“双方得彼此支持”,这波“以牙还牙”的策略,既维护了尊严,又避免了情绪化对抗。   高志凯的回应,本质上是历史智慧和现代外交艺术的结合,他用直率的语言打破西方媒体的话语霸权,用“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策略重构国际叙事。   这种策略不是逞口舌之快,而是以历史记忆为镜鉴,以国际规则为准绳,以战略定力为基石,中英使馆之争启示我们:真正的外交智慧,是在坚持原则的同时,用灵活策略维护国家利益。   未来中英关系的发展,需要超越零和思维,在相互尊重中找平衡点,毕竟,正如老话说的:“风水轮流转”,只有恪守规则、尊重历史,才能在大国博弈中走得更稳、更远。   这场使馆博弈,既是历史伤痕的当代投射,也是国际规则的现实检验,更是大国战略的微妙较量。   它提醒我们:在复杂多变的国际格局中,唯有坚持原则与灵活策略并重,才能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毕竟,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总押着相似的韵脚,这次,中国用实力和智慧,写下了属于自己的答案。

0 阅读:3

猜你喜欢

物规硬核

物规硬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