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企对华低头后,澳前总理窜访台岛,鼓吹“72小时重创解放军” 中澳关系这几年起起伏伏,尤其是贸易这块儿,铁矿石就是个大头。澳大利亚靠卖矿石给中国赚得盆满钵满,2024年对华出口铁矿石占了他们总出口的近六成,价值上千亿澳元。结果呢,因为一些政治摩擦,中国一度对澳产品下禁令,搞得澳方经济吃不消。现在关系缓和了点,但还是有点小插曲。 最近,必和必拓这家澳矿业巨头就和中国矿产资源集团谈崩了,中国暂停买他们的美元计价铁矿石,现货贸易卡在那儿。必和必拓股价一下跌了近5%,公司高层急了眼,得赶紧想办法稳住中国这个大客户。要知道,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每年从澳进口的量占他们总需求的八成以上,没了中国市场,澳矿业就得喝西北风。 谈来谈去,必和必拓终于在2024年第四季度同意把部分铁矿石贸易改用人民币结算,大概占对华现货交易的30%。这事儿不是小打小闹,它标志着美元在铁矿石定价中的垄断地位开始松动。中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好几年了,这次算是迈出实实在在的一步。 澳方这么让步,主要还是因为铁矿石市场供大于求,西非新矿场开工,巴西和澳本土产能也上来了,中国手里有底气,不愁没货源。必和必拓的单位成本才19美元一吨,而现货价在100美元以上,他们利润空间大,但丢了中国订单,短期内股价和营收都得遭殃。澳政府也得掂量掂量,毕竟铁矿石出口是他们的经济支柱,2024年光这块儿就给澳带来上百亿税收和就业岗位。 从贸易角度看,必和必拓用人民币结算不是孤立事件。中国矿产资源集团作为国有买家,代表了多家钢厂,他们暂停采购就是为了压价和推人民币。2024年铁矿石价格波动大,从年初的140美元一吨跌到100美元以下,中国钢厂过剩产能被调控,需求没那么旺。 澳方矿企像必和必拓、力拓、FMG都得适应新规则,不然丢市场。澳经济学家分析,这对澳来说是双刃剑,一方面稳住了出口,另一方面加速了人民币在资源贸易中的使用,削弱了美元霸权。全球铁矿石贸易额每年上千亿美元,中国主导的结算变化会影响其他国家,像巴西的淡水河谷也得跟进。 莫里森的言论在台海问题上没啥新意,就是老调重弹。美台军演和模拟都强调头72小时的关键性,因为解放军如果快速登陆,台湾就难守了。莫里森还提AUKUS的作用,说澳核潜艇能帮着威慑。 但现实是,两岸军力差距拉大,解放军现代化进程快,台湾的防御靠美援,但美方承诺有限。莫里森下台后影响力小了,他的讲话更多是个人观点,在澳国内都没多少人买账。澳民调显示,大多数人支持改善对华关系,毕竟经济依赖中国太深。2024年澳对华贸易顺差巨大,铁矿石贡献最大,没人想再折腾。 这个事件还牵扯到更大背景。中澳关系从2020年低谷开始回暖,澳现政府上台后取消了一些反华政策,中国逐步解禁澳产品。2024年,澳总理访华,谈成不少协议。但地缘政治没消停,美澳同盟紧盯着印太地区,台湾是热点。 莫里森访台就是借这热点刷存在感,顺便赚笔演讲费。澳企业界不乐意,矿业协会公开说,政治别干扰贸易。必和必拓的让步被视为务实选择,澳股市场反应平淡,股价很快就回稳了。中国媒体报道这事儿时,强调了澳方的妥协,显示中国在资源谈判中的强势。
普京为特朗普提出结束战争的条件本周,克里姆林宫主人普京在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
【1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