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95后女孩为陪伴身患重病的母亲走完最后一程,毅然辞去了人人羡慕的央企工作,全身心照顾母亲直至离世。此事曝光后,无数网友被她的孝心打动,同时也揪心追问“辞职后还能回央企吗?”“这么好的工作丢了太可惜!”。令人暖心的是,女孩原单位领导已主动联系她,询问其复职意愿。这场“孝心与工作”的选择,不仅戳中了无数人的泪点,更引发了关于“职场人情关怀”和“劳动者权益”的深度讨论。 一、辞掉央企铁饭碗,只为陪妈妈最后一程 这位95后女孩的故事,让无数人破防了。她本来有着一份让同龄人羡慕的工作——央企岗位,稳定、福利好,是多少人挤破头都想进的地方。可就在事业刚起步的时候,家里传来了坏消息:母亲被查出重病,已经到了晚期。 一边是前途光明的铁饭碗,一边是生命进入倒计时的母亲。女孩没有丝毫犹豫,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工作没了可以再找,但妈妈只有一个,我不能在她最需要我的时候缺席。” 她很快向单位提交了辞职信,毅然放弃了别人眼中的“好前程”,回到母亲身边,寸步不离地照顾。喂饭、擦身、陪母亲说话、带母亲看病……那些日子里,她把所有时间和精力都花在母亲身上,陪着母亲走完了人生最后一段路。 直到母亲安详离世,处理完后事,女孩才慢慢从悲伤中缓过来,偶尔会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经历。她说:“不后悔辞职,能陪着妈妈走完最后一程,是我这辈子最正确的决定。” 没想到,这段简单的分享迅速刷屏,网友们纷纷被她的孝心打动,评论区全是心疼和点赞:“这才是真正的人间清醒,孝心比工作更重要!”“姑娘好样的,你失去了一份工作,却守住了最珍贵的亲情!” 但与此同时,大家也替她捏了把汗:“央企工作多难进啊,辞了太可惜了!”“现在找工作不容易,以后还能回到这么好的单位吗?” 二、法律拆解:主动辞职后,还能回原单位吗? 很多人好奇:女孩是主动辞职的,还能重新回到原央企工作吗?单位有义务接收她吗?这里面其实藏着不少法律和职场常识,咱们一次性说清楚! 1. 主动辞职≠永久失去复职机会 首先要明确:主动辞职后能否复职,没有绝对的“能”或“不能”,主要看单位意愿和双方协商。 从法律角度来说,《劳动合同法》并没有规定“主动辞职的员工不能回原单位”。如果原单位愿意重新录用,双方可以重新签订劳动合同,建立新的劳动关系。就像这位女孩的情况,单位领导主动询问她的复职意愿,说明单位认可她的工作能力,也体谅她的孝心,只要双方达成一致,复职完全有可能。 2. 单位“主动邀请复职”,体现的是人情与担当 可能有人会问:“单位没义务必须接收她吧?”没错,法律上单位确实没有强制接收的义务,但原单位领导主动联系,恰恰体现了企业的“人情味”和社会责任。 对于企业来说,员工的“孝心”是宝贵的品质,这样的员工往往更有责任心和忠诚度。而且女孩之前在单位工作过,熟悉业务流程,重新入职也能快速上手,对单位来说也是双赢。这种“体恤员工难处、保留岗位机会”的做法,比冷冰冰的制度更能凝聚人心,也给其他企业树立了好榜样。 3. 若复职,这些权益要注意 如果女孩最终选择复职,有几点需要注意,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 重新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岗位、薪资、工作内容等,避免后续纠纷; - 工龄计算:主动辞职后重新入职,一般工龄会重新计算,但如果单位愿意连续计算之前的工龄,也是可以协商的; - 福利待遇:确认社保、公积金等是否正常缴纳,与其他员工享受同等福利。 当然,女孩也有权选择不复职,如果她想重新规划职业方向,这份“为孝辞职”的经历,也会成为她求职时的加分项——毕竟,有孝心、有担当的人,走到哪里都受欢迎。 三、网友吵翻了:孝心难得,但工作也很重要! 女孩的故事之所以引发热议,是因为它戳中了无数人心中的“两难选择”——当亲情和工作冲突时,该怎么选?网友的观点也分成了几派,每一种都很真实。 力挺女孩派:孝心无价,工作没了可以再找! - “必须为女孩点赞!妈妈只有一个,错过了就再也没有了,工作没了可以再找,这个选择太对了!” 心疼惋惜派:央企工作太难得,要是能“停职留薪”就好了! - “央企工作真的太难进了,辞了太可惜了!要是单位能给个‘停职留薪’的机会,既不耽误照顾妈妈,又能保住工作,就完美了!” 理性思考派:企业的温度,比制度更重要! - “原单位领导太暖了!主动询问复职意愿,这才是企业该有的样子,既有制度的规范,也有人情的温度。”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你是这位女孩,会选择辞掉央企工作陪伴母亲吗?你觉得企业应该为遇到家庭困难的员工提供“停职留薪”的福利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美媒:美国和欧洲日益担忧中国可能会主导芯片市场纽约时报10月17号报道称:“
【3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