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中文网10月17日写道:“中国对大豆的需求正在严重损坏巴西的森林和草原。

文人学社 2025-10-18 10:00:38

纽约时报中文网10月17日写道:“中国对大豆的需求正在严重损坏巴西的森林和草原。随着中国停止购买美国大豆,巴西农民正在游说取消森林砍伐限制,以便向庞大的中国市场销售更多大豆。塞拉多生态区近一半的原生植被已经消失,被放牧和种植大豆所取代。” 中国对美国大豆采购量的变化有清晰背景。数据显示,美国大豆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已从 2016 年的约 40% 下滑至 2024 年的 20% 左右。 2025 年秋天,美国大豆收获季临近,中国买家尚未下单,而去年同期已预定约 1300 万吨。 这种变化让美国豆农陷入焦虑,伊利诺伊州的农民面临产量理想却订单寥寥的压力,农业领域小企业破产申请数量升至五年来最高点。 美国大豆协会多次发出警告,称中国订单缺失将造成严重冲击。 巴西大豆对华出口增长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2024 年中国从巴西进口大豆 7465 万吨,同比增长 6.7%,占比超过七成。 巴西大豆产业的发展早有根基,自 20 世纪 60 年代起,巴西通过品种改良、基础设施建设和资金扶持,使大豆产量从 1976/1977 年度的 1200 万吨增长至 2024/2025 年度预计的 1.68 亿吨。 中国市场的采购,是基于巴西大豆的产能与价格优势形成的自然贸易流向。 将巴西生态问题归咎中国需求,忽略了中国的积极行动。 中国与巴西一直在推进可持续农业合作。中粮国际自 2019 年起对巴西农场进行土地监测,绘制风险地图,建立 “大豆可追溯体系”,还开展农民培训,目前已实现巴西直接采购大豆的 100% 可追溯。 2023 年,中粮国际制定 “负责任农业标准”,通过欧洲相关机构审核并被纳入采购标准。2024 年,中国首单 “零毁林和零植被破坏” 巴西大豆已运抵天津港,这是中巴合作的里程碑事件。 2025 年 2 月,中粮国际与蒙牛集团旗下企业签署协议,计划 2025 至 2030 年开展 “零毁林” 大豆贸易,还联合发布《共建全球奶业可持续供应链行动倡议》。 巴西供应商马科斯・卡马戈表示,可持续种植既符合法律要求,又能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农场主吉赛尔因价值观契合,自 2014 年起就与中粮国际合作。 这些实践显示,中国需求正在推动巴西大豆产业绿色转型。 美国对自身相关议题的态度形成对比。 中国实施稀土管制时,美国曾表达不满,而稀土管制本身兼具环境保护与资源合理利用的考量。中国减少美国大豆采购后,美国大豆种植区反而获得了调整空间,有机会优化土地利用、恢复生态。 美国农业部已第三次组织种植户和出口商访华,试图挽回订单,这种市场行为本应回归贸易本质,而非通过舆论制造对立。 世界经济论坛热带雨林联盟执行总监杰克・赫德指出,中国市场能推动全球农业价值链绿色转型。 中国在大豆贸易中,既尊重市场规律,又主动承担环保责任,通过技术合作、标准共建帮助贸易伙伴实现可持续发展。 这种务实做法,远比简单的责任归咎更能解决问题,也为全球农产品贸易与生态保护的平衡提供了可行路径。

0 阅读:0
文人学社

文人学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