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全体会议时宣布 10 月 16 号那天,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的 “能源周” 论坛上,当着众人的面撂了段实在话。他说现在全球的能源关系,正在经历一场从没见过的大调整。 这变化特有意思,一半是新经济中心冒头的规律 —— 该来的总会来,另一半纯粹是西方那些精英故意搅局搞出来的,属于 “人祸”。 咱先说说西方这边是怎么自己坑自己的。这事得从俄乌冲突之后说起。欧盟当时铁了心要跟俄罗斯的能源撇清关系,又是给天然气限价,又是搞出口禁令,满以为这么一折腾,能把俄罗斯的经济压垮。 结果呢?欧洲自己先扛不住了。工业用电价格飙到美国的 2.5 倍,天然气价格更是美国的 5 倍。 德国不少钢铁厂直接停工,匈牙利老百姓的取暖费翻着跟头涨,斯洛伐克甚至因为断气,直接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再看俄罗斯,天然气出口量就跌了一小会儿,很快就反弹回来。 光 2024 年,俄罗斯对欧盟的天然气出口量不光没掉,还往上冲了 18.3%。 普京在论坛上话里带点嘲讽:“欧洲搞的这些制裁,跟在自家后院点火没区别,最后烧得最旺的,反倒是我们往东边发展的决心。” 俄罗斯现在的能源生意,已经一股脑往东边转了。普京在论坛上透了个底:过去五年里,俄罗斯铺了足足 10 万公里的天然气管道。这些管道不再往欧洲走,而是直冲着亚太、中东和拉美去。 数据最实在,2022 年的时候,亚太地区占俄罗斯能源出口的比例才 39%,到 2024 年直接飙到 60% 以上,这里面中国和印度是最大的买家。 就说中俄的 “西伯利亚力量” 天然气管道,到明年(2025 年),这条管道一年就能给中国送 380 亿立方米天然气。 再加上正在规划的 “西伯利亚力量 2 号”,以后每年从俄罗斯直接运到中国的天然气,能有 1000 亿立方米。印度更夸张,2025 年 9 月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占比还保持在 34%,一天就要买 175 万桶。 美国再怎么对着印度施压,人家根本不搭理,施压的话全成了耳旁风。 面对西方的技术封锁,俄罗斯没坐以待毙,反而搞起了 “自己的技术自己搞” 的破局路子。 普京在论坛上提了好几次 “技术主权”,他说:“咱不能再光当买家买别人的设备,得自己变成技术上的领头人。” 俄罗斯原子能公司正在印度建库丹库拉姆核电站,不光电站里的设备都是印度本地造的,接下来还打算一起搞铀浓缩的技术合作。 北极那边的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更厉害,项目里 70% 的设备都是俄罗斯自己造的,就算西方接着搞制裁,也拦不住项目正常运转。 还有更绝的,俄罗斯在堪察加半岛建了个地热电站,靠火山资源发电,发一度电的成本,连传统火电站的三分之一都不到。这种 “靠火山赚钱” 的路子,连西方的能源专家都忍不住说 “这招真行”。 现在全球的能源秩序,已经有点 “战国时代” 的意思了。这场变化的背后,其实是那些新兴市场国家一起往上冲。 普京说过,往后全球新增的电力需求里,85% 都得靠全球南方那些国家撑起来。印度、巴西、印尼这些国家,不看别的,就拿真金白银做选择 —— 选谁的能源更实惠、更稳定,就跟谁合作。 与此同时,能源转型的浪潮也在改市场的样子。BP 那边出的报告里提过,到 2050 年,全球用的可再生能源能占到 25%,但地缘政治的风险,可能让这场转型变得乱糟糟的。 俄罗斯显然不想错过这波机会,普京已经说了,要在金砖国家里头深化核能合作,还打算把水电、地热这些项目推广到更多国家去。 普京这次在论坛上的演讲,其实更像给全球能源格局号了个脉。西方搞的制裁,没把俄罗斯打垮不说,反倒让能源这块的话语权转得更快了。 欧洲还在为能源价格吵来吵去的时候,俄罗斯已经在东边找到新的大买家,在技术上也开辟了新的路子。 现在这场能源格局的大调整,才刚开个头。普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一句话:真能下棋的人,从来不会被棋盘上的子儿带着走。
出大事了,印度开始“倒戈”?北约做好“开火”准备,俄找美算账眼下国际局势就像
【1评论】【1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