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1958年,毛主席来到沈阳机床电器厂视察,全厂工人都低头不语,只有一位年轻女性大声喊道:“毛主席好!” 1958年2月13日,为了迎接视察毛主席视察,苏玉春所在的工厂被彻底打扫了一遍,机器和地面都擦得能反光。 领导也早就下了死命令:所有人老实干活,不准乱动,不准交头接耳,整个车间安静得吓人,只剩下机器的嗡嗡声和一股机油、松香混合着焊锡的味道。 上午八点刚过,一辆绿色吉普车停下,毛主席走了进来,他穿着一件灰呢大衣,身材很高大,宽阔的额头上那颗痣,和宣传画里一模一样,他面带微笑,慢慢地走着,还主动跟工人打招呼,可工人们一个个都紧张得埋着头,谁也不敢吱声。 当时正怀着孕的苏玉春就在对着车间大门的位置上,她一眼就认出了主席,激动得手一抖,工具“哐当”一声掉在地上。 旁边的工友赶紧碰了碰她,示意她让她守规矩,可当毛主席走到她身边,向另一位工友问好,而那位工友紧张到脸涨得通红也说不出话时,苏玉春再也忍不住了。 她猛地站起来,冲着主席大声喊了一句:“毛主席好!” 这一声喊,所有人的注意力也跟着看过来了,有干部立马低声呵斥她坐下,但毛主席却皱了皱眉,摆手制止了那个人。 他走向苏玉春,伸出了手,苏玉春激动坏了,也顾不上擦手上沾满的油污,慌忙在工装裤上蹭了两下,就用双手紧紧握了上去。 随行的记者按下了快门,这张照片就这么被拍下来了,毛主席示意她坐下,还站在她身后看她干活,看她拿起一个铜线圈零件,问这是干什么用的。 苏玉春就解释说,这是冲床配电柜里的过载保护器,主席听着,又注意到她怀着孕,提醒说车间太闷,应该开开窗户透透气。 而这一瞬间也刚好被拍了下来,三天后,这张以《领袖与劳动者》为题的照片,就刊登在了《人民日报》头版,据说洗印时,还特意突出了那双布满老茧的劳动者的手,与那双指点江山的手的对比。 对苏玉春来说,一张实体的照片还没拿到手,那个瞬间就已经成了她一辈子忘不掉的记忆,她把那一天的日历撕下来,小心地写上字珍藏起来。 1970年,响应号召支援三线建设,她第一个报了名,拖家带口去了甘肃的山区,她说要去最艰苦的地方,不能辜负主席的期望,要让他老人家放心。 在甘肃的日子很苦,但那份温暖的记忆一直是她的力量,她干活积极,几乎年年都被评为了先进,她心里一直有个遗憾,就是没能拥有一张属于自己的合影。 直到1978年,为纪念视察20周年,工厂费了好大劲才在北京的中央档案馆里找到了这张照片的底片,苏玉春也终于得到了一张照片。 后来,这张照片一直挂在工厂的车间墙上,苏玉春给儿子取名“念东”,就是为了纪念毛主席,她晚年时常告诫孩子们,伟人和普通劳动者的想法都一样,那就是都要靠这双手来为人民谋幸福。 主要信源:(毛主席与人民群众在一起的经典瞬间-人民网)
[微风]1958年,毛主席来到沈阳机床电器厂视察,全厂工人都低头不语,只有一位年
千浅挽星星
2025-10-16 16:44:16
0
阅读: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