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根本就不在乎美国人的制裁,所以他才会强硬到底!美当地时间10月14号,大疆公司在美国联邦上诉法院提起上诉。 美当地时间 10 月 14 号,大疆直接把官司打到了美国联邦上诉法院,告的不是别人,正是美国国防部 —— 也就是咱们常说的五角大楼。这可不是一时冲动,说白了,这是去年那场官司的延续,大疆这是铁了心要跟美国政府掰扯清楚,不蒸馒头也要争口气! 事儿得从 2022 年说起,那年美国国防部没头没脑就把大疆列进了 “中国军工企业” 的清单里,连个正经理由都没给。后来大家才琢磨明白,八成是跟俄乌冲突有关 —— 俄军在战场上用了大疆的民用无人机,美国人就揪着这事儿不放。 可大疆从头到尾都是家正经民营企业啊,生产的无人机本来是给普通人拍风景、给农民查庄稼、给记者拍新闻用的,怎么就成 “军工企业” 了? 这几年大疆没少找美国国防部沟通,想问问到底凭啥给扣这顶帽子,哪怕拿出点证据也行啊。可人家根本不搭理,连句实在话都没有。到了 2024 年 1 月,美国国防部更新清单,还把大疆留在里面,这明摆着就是故意刁难。 没办法,大疆只能走法律途径,去年 10 月 18 号,直接把美国国防部、当时的国防部长奥斯汀,还有负责工业政策的助理国防部长全告到了哥伦比亚特区地方法院。 今年 9 月法院判了,有意思的地方来了 —— 法官自己都说,美国国防部那些核心指控根本没证据,全是瞎扯。可转头又说,就因为大疆有个 “国家企业技术中心” 的资质,而且产品技术既能民用也能改军用,就符合列入名单的条件,完全不管大疆自己愿不愿意、有没有做军工生意。 这判决简直离谱,相当于说 “我知道你没罪,但我就是要罚你”,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就是政治操弄。 换谁也忍不了啊!所以 10 月 14 号,大疆二话不说就上诉到了联邦法院,明确表示不接受这个荒唐判决,必须捍卫自己的名誉。其实这事儿的逻辑特简单:大疆生产的是民用无人机,全球 70% 以上的商用无人机市场都是大疆的天下,美国公司连零头都赶不上。 就拿乌克兰战场来说,乌军最常用的就是大疆 Mavic 3 Pro,也就 3000 美元一台,用来侦察敌情特别好用。可美国陆军同款功能的无人机,居然卖 2 万美元,要是再加点功能,能涨到 4 万。 更讽刺的是,美军自己也偷偷用大疆。有报道说,美国士兵嫌军用无人机又贵又不好使,宁愿自己掏腰包买大疆,战场上查敌情、盯目标,全靠它当 “眼睛”。这就好玩了,一边把人家列进制裁名单,说人家是 “军工企业”,一边自己的兵天天用人家的产品,这不是自打嘴巴吗? 现在俄乌两边都离不开大疆。乌克兰国防部注册了 4 万多架侦察无人机,一大半都是大疆,后来实在买不到了,想从欧洲、韩国找替代品,甚至自己造了 5000 架,可没一个能比得上大疆的性能。 俄罗斯虽然没法直接买,中亚那几个 “斯坦” 国家就成了中间商,从中国买了再转卖给俄罗斯,泽连斯基还拿这事儿瞎嚷嚷,说中国支援俄罗斯,简直是颠倒黑白。 说白了,大疆的产品就是性价比太高,把同行逼得没活路。欧美也有几家能造无人机的,比如美国的 Teal、Skydio,可要么价格贵得离谱,要么产量少得可怜。 美国海军陆战队买的 Rogue-1 无人机,居然要 9.4 万美元一台,够买十几台大疆了。而且大疆一年能生产几百万架无人机,美国那些公司连一千架都凑不齐,根本没法比规模效应。 这就像咱们平时用的菜刀,本来是炒菜的,要是有人拿去干坏事,能怪生产菜刀的厂家吗?大疆早就说了,坚决反对产品用于战争,还采取了各种措施防止滥用,可客户买回去要改造成啥样,那是客户的事,总不能赖厂家吧。美国自己造不出这么好又这么便宜的无人机,就想通过扣帽子、搞制裁把大疆挤走,这就是典型的霸权逻辑。 其实美国心里比谁都清楚,他们根本离不开大疆。去年五角大楼搞了个 “复制者” 项目,想仿造大疆造廉价无人机,结果根本搞不成。 美国军工企业早就习惯了搞高端装备,不计成本地追求 “世界一流”,让他们造这种 “性价比高的普通装备”,根本不符合他们的惯性,内部阻力大得很。到今年 6 月,这项目也就买了 1000 架老款的昂贵无人机,跟没搞一样。 现在全球市场就是卖方市场,不是美国说了算。各国都主动找大疆下单,因为实在找不到替代品。欧洲试过自己造,不行;美国想扶持本土企业,也没成。大疆的生意根本没受制裁影响,可这名声不能随便被糟蹋啊 —— 好好的民营企业,平白无故被说成 “军工企业”,以后还怎么开展业务?
就在刚才,美国宣布了!10月16日美国国防部亲口证实,为应付10月15日的美
【3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