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0年,一代名将袁崇焕被冤杀,首级悬于城门示众,谁知他的一名部下却冒死潜入法场,只为践行一句承诺:“督师,我为您守墓!” 这位部下,名叫佘义士,只是袁崇焕帐下一名普通的卫兵。 行刑那天,北京城的百姓唾骂着这个“卖国贼”,用菜叶和石块扔他,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他们不知道,正是这个他们唾骂的人,不久前才在广渠门外率领九千残兵,浴血死战,挡住了皇太极的十万大军。 真正的敌人不是城外的皇太极,而是紫禁城里那颗多疑的帝王心。 崇祯皇帝坐立不安,一个战功赫赫却手握重兵的将领,比城外的敌人更让他恐惧。皇太极正是看透了这一点,才设下了一条简单的反间计。 一个被俘的明朝太监,在无意中听到了金兵的“悄悄话”:袁崇焕早已与皇太极有密约,要献出北京城。 这句“悄悄话”像一根毒刺,精准地扎进了崇祯皇帝的心里。他不需要证据,只需要一个让他动手的理由。 于是,长城变成了囚笼,英雄沦为了国贼。 京城百姓的怒火,正是帝王最想要的“民意”。袁崇焕在万民的唾骂声中,被一刀刀割下血肉,屈辱地死去。 朝廷下令,将他的首级悬挂在城门上,让所有“叛徒”看看下场。 佘义士躲在人群中,看着这一切,心如刀绞。他知道,督师是天底下最冤的人。当夜,他怀揣利刃,冒着灭族的风险,趁着夜色爬上城楼,盗走了那颗曾经号令千军的头颅。 他将督师的首级悄悄带回家中,埋在了后院。 从此,佘家多了一条世代相传的祖训:后世子孙,一不许做官,二不许离开北京,必须世代为袁督师守墓。 皇帝的搜捕持续了很久,但一颗人头,消失在偌大的京城里,终究成了一桩悬案。 时间流逝,王朝更迭。 大明亡了,大清入关,曾经的敌人成了这片土地的统治者。佘家人始终像普通的百姓一样,生活在京城的角落里,默默守护着那个惊天的秘密。 一百多年过去了,时间来到了乾隆年间。 这位新的帝王在翻阅明末史料时,发现了袁崇焕案的诸多疑点。为了彰显自己的圣明,也为了给这位历史上的悲情英雄一个公道,乾隆皇帝下令为袁崇焕平反。 圣旨一下,天下皆知袁崇焕的冤屈。 这时,在北京城里生活了十几代的佘家人,才终于走到了官府面前,说出了那个埋藏了150多年的秘密。 人们在佘家的后院里,找到了袁崇焕的坟冢。 帝王的猜忌,让英雄血洒法场;而一个普通士兵的承诺,却让忠魂安息了百年。权力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生死,但永远无法磨灭真正的忠义。 【消息源自:《为了一句承诺 北京一家族为袁崇焕守墓近400年》2018-04-09 中国新闻网】
陕西出土一墓志,揭露了1320年前武则天的兽行,史书果然没有骗人。1995年,西
【10评论】【1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