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唐国强说:“当年,陆毅受邀在《三国》中出演诸葛亮,有天他还特意跑来向我请教,

炎左吖吖 2025-10-15 08:53:21

演员唐国强说:“当年,陆毅受邀在《三国》中出演诸葛亮,有天他还特意跑来向我请教,说唐老师,您演的诸葛亮珠玉在前,那您看这个角色我应该怎么演啊? 前不久,B站一条“三代孔明同框”的剪辑视频爆了! 视频中,唐国强摇着鹅毛扇凝视前方,陆毅在隆中茅庐前仰头笑,金城武站在赤壁江边逆光而立。 弹幕里“唐老师的眼神能杀人”“陆毅太俊少了点仙气”“金城武帅成漫画男主”吵成一片。 而评论区最热的一条写着:“其实我们争的不是谁更像诸葛亮,是哪个版本的孔明,更值得我们回忆。” 1990年的北京电影制片厂,唐国强攥着《三国演义》的试镜剧本。 此时,他刚凭《雍正王朝》里的“冷面雍正”出圈。 导演组却找他演诸葛亮。 因为,原定演员李法曾比刘备、关羽都大,不符合“卧龙”的清俊感。 有人提议:“不如,让唐国强试试?” 可连唐国强自己都没底。 “诸葛亮是千古‘智圣’,我一个演皇帝的,能hold住吗?” 他没退缩,反而扎进了史料堆,翻遍《三国志》《诸葛亮集》,跟着北京师范大学的老教授学写篆书,体会“笔落惊风雨”的沉稳。 甚至蹲在胡同口,观察退休老教师“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清醒。 开拍那天,他穿着粗布纶巾,第一次拿起鹅毛扇。 导演喊“action”,他忽然想起老教授说的“孔明的扇,不是用来扇风的,是用来‘算’的”。 这一版诸葛亮,没有“神的距离感”。 他会因为街亭失守扇自己耳光,会在白帝城托孤时红着眼眶攥紧刘备的手,会在五丈原对着星空长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1994年《三国演义》播出,唐国强的诸葛亮成了“国民记忆”。 观众写信给他,说“看你摇扇的样子,像真的见到了孔明”。 就连路边卖茶叶蛋的老奶奶都说:“小伙子,你演的孔明,跟我家老头子琢磨事的样子像极了。” 2008年,陆毅接到新版《三国》诸葛亮的邀约,第一反应是“找唐老师请教”。 他抱着剧本跑到北京唐国强的工作室:“老师,我想演年轻的孔明,该怎么抓?” 唐国强没说教,反而翻开一本旧相册,里面是他1994年拍《三国》的幕后照。 “你要加‘飘逸’,但不是耍帅,是年轻人的冲劲,要加‘狡猾’,但不是坏,是谋略里的灵气。” 唐国强指着一张他拍“舌战群儒”的剧照,“你看这眼神,带点笑,像藏着小算盘,那是年轻的孔明在试探对手。” 陆毅照着做。 拍“隆中对”时,他让眼神多了一丝跃跃欲试。 拍“空城计”时,他加了指尖微微发抖的细节。 拍“出师表”时,他特意练了毛笔字,写“鞠躬尽瘁”时就像自己是真的孔明。 新版播出后,争议铺天盖地。 有人说“陆毅太俊,丢了孔明的厚重”,有人说“这才是年轻人该有的孔明”。 陆毅没辩解,他在采访里说:“我知道唐老师的版本是经典,但我想让更多90后、00后知道,诸葛亮不是博物馆里的画像,是二十七岁写出《隆中对》的热血青年,是会哭会累的凡人。” 2008年的夏天,《赤壁》的海报贴满上海街头。 金城武穿着月白长袍,站在船头逆光而立,手里攥着羽扇。 这是吴宇森要的“不一样的孔明”:“不是老学究,是“军事家+谋略家”,带点江湖气的神秘。” 金城武在拍“借东风”时,闭着眼,嘴唇微动像在跟天地对话。 拍“七星坛”时,他的动作干净利落。 拍“抚琴退仲达”时,他将“胸有成竹”的样子演成了“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播出后,观众又是两极评价。 有人说“金城武帅得我原谅了三国的拖沓剧情”,有人说“少了点书生气,不像孔明”。 可这正是金城武的魅力。 他把诸葛亮从“经典神坛”拉到了“大众审美”里。 那一年,《赤壁》的票房破了3亿,很多年轻人第一次知道了“三国不是只有打打杀杀,还有谋略和人心”。 有人说“新版诸葛亮毁了经典”,可其实经典从来不是用来“复制”的。 唐国强的诸葛亮,是1990年代的文化锚点。 那时候没有互联网,一家人围在电视前看《三国》,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成了那一代人的“人生坐标”。 陆毅的诸葛亮,是2010年代的青春共鸣。 90后看着他,就能从“意气风发的孔明”想到自己刚入社会的模样。 金城武的诸葛亮,是2000年代的时尚破圈。 他用颜值和气质,让三国文化走进了年轻人的朋友圈。 就像唐国强后来在《杨澜访谈录》里说的:“我欢迎年轻人演孔明,不是因为他们比我好,是因为他们能让更多人知道,孔明的智慧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是活着的、能穿越时空的力量。” 如今,唐国强的诸葛亮还在央视循环播放,陆毅的版本成了怀旧短视频的“流量密码”,金城武的《赤壁》还在视频网站上有千万点击。 其实那个B站视频的结尾,UP主配文就挺不错。 “三个孔明,其实是三个时代的我们在寻找自己的‘谋’,自己的‘勇’,自己的‘心’。” 主要信源:(中华网·新闻——陆毅演的侯亮平被批,唐国强早就吐槽陆毅的演技还不够)

0 阅读:106

猜你喜欢

炎左吖吖

炎左吖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