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个寂寞!据BBC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已经惊人发现,俄罗斯军工产品中中发现太多来自美、英、德等多国的零部件。而这些国家,都是站在乌克兰一边的国家。也就是说,西方那么多国家在吆喝让乌克兰加油跟俄罗斯干,结果人家在背后猛赚钱。不知道他们怎么不去制裁这些跟俄罗斯做生意的公司?双标太明显了! 泽连斯基这发现可不是空口说白话,乌克兰军队拆解了缴获的俄罗斯武器,拆开一看差点没气晕过去。就说那枚号称“高超音速”的“匕首”导弹,里面居然藏着96个外国零件,近500架无人机拆下来,外国零件更是超过10万个。更让人吃惊的是,这些零件好多是新造的,生产日期都集中在2024年,根本不是俄罗斯压箱底的库存货。 这些西方零件怎么跑到俄罗斯武器里的?这里面藏着一套“障眼法”。俄罗斯从来不直接找西方公司买,而是通过第三国的空壳公司中转。比如先让土耳其、哈萨克斯坦的公司以“买洗衣机控制器”“工业温度计”的名义进货,再转手卖给俄罗斯军工企业。有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哈萨克斯坦对俄的电子元件出口涨了320%,可当地洗衣机销量才涨12%,明眼人都能看出不对劲。 还有更隐蔽的招,俄军居然在eBay(全球网络交易平台)上伪装成“无线电爱好者”,买些陀螺仪、振荡器之类的小零件,单个包裹控制在500美元以下,海关查的时候就说是民用配件,轻松就能混过去。甚至有俄罗斯公司专门去非洲买退役的波音客机,拆了发动机零件修自己的战斗机,光2025年第一季度就弄了1.8亿美元的零件。 泽连斯基气不过,又是给G7领导人写信,又是在国际会议上放炮,要求建立“零件溯源机制”,还威胁要制裁那些违规企业,甚至说要召见相关国家的大使施压。可西方各国的回应,听着都像在打太极。 英国商业贸易部说自己早实施了“最严厉的制裁”,禁止出口几千种战场物资,违者要罚款坐牢,但转头又承认对零件流入俄军供应链的事“极为重视”,说白了就是承认有漏洞但没办法。美国那些企业更会甩锅,德州仪器说芯片卖给了迪拜的分销商,自己不知道后续流向;博世公司辩解涉事处理器是卖给土耳其轮椅厂的,跟军工没关系。欧盟嘴上说要加强出口审查,德国经济部却私下坦言,真要彻底堵上漏洞,本国的精密制造业就得遭殃。 为啥说他们双标?看看西方的所作所为就明白了。一方面喊着对俄实施3万多项制裁,堆得像小山一样高,美国还天天吆喝着“援乌抗俄”;可另一方面,他们的企业却在偷偷赚俄罗斯的钱。 2024年美国半导体企业对第三国的相关元件出口涨了49%,好多最终都流到了俄罗斯。美国军火商2023年的海外销售额更是涨了49%,其中63%都卖到了欧洲,一边给乌克兰送武器,一边通过灰色渠道给俄罗斯供零件,两头都赚得盆满钵满。 英国更离谱,一边高呼“最严制裁”,自家企业造的核心芯片却成了俄罗斯无人机的“心脏”。欧盟也没好到哪去,一边给乌克兰送坦克,一边照样大量买俄罗斯的液化天然气,2023年进口量几乎没降过。 这背后全是利益在作祟。西方军火商就盼着冲突持续,既能靠援乌订单赚钱,又能通过零件贸易分一杯羹。而且欧洲国家离不开俄罗斯的能源,真把俄罗斯惹急了断了气,自己的经济也得受重创。更有人看透了,西方其实在玩“平衡术”:既不让乌克兰输得太快,也不让俄罗斯彻底垮掉,就这么拖着消耗俄罗斯,自己坐收渔利。 这种“既援乌又助俄”的诡异循环,最后受苦的还是乌克兰。2024年美国给乌克兰的援助实际交付才10%,可同期俄罗斯通过灰色渠道拿到的西方零件价值已经超20亿美元,乌军每得1亿美元援助,俄军就能通过零件贸易获得等量补给。 泽连斯基心里肯定门儿清,可他也没辙。乌克兰得靠西方的援助过日子,真把关系闹僵了,自己先撑不下去。这场战争到最后,打得不仅是战场攻防,更是供应链里的灰色交易和资本的逐利算计。那些喊着“挺乌抗俄”的西方国家,早把“道义”换成了账本上的数字,双标得明明白白。
就在刚刚美国正式向俄罗斯发出威胁10月14日,美国国防公司Oshkosh正式
【12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