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毁掉美国?不要怪中国发展的太快,中国十四亿人民一年的劳动量是美国人劳动量的十倍甚至二十倍,中国一年当十年当二十年在追赶。 上世纪 90 年代苏联解体,美国没了对手,成了全球说一不二的 “超级大国”。 当时的美国手里握着军事、科技、金融三张王牌,它开始懒得干那些需要靠人力、拼耐力的制造业。 各种需要劳动和人力的企业被迁到国外,美国本土只留下研发和销售环节,一门心思靠华尔街玩资本、靠硅谷搞技术赚快钱。 这种 “轻松赚钱” 的模式慢慢成了常态,2024 年的数据显示,美国一半以上手中都有股份分红,这成为了一部分美国人的经济来源,毕竟这是不需要劳动,“躺着就能赚到“。 时间一长,没人愿意进工厂拧螺丝,曾经靠汽车制造繁荣的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如今空置厂房随处可见,当地年轻人失业率也就高了,美国年轻人接受不了做“力工”那微薄的收入。 中国上世纪 50 年代的起点差别是很大的。 经历多年的战争后,战争后重建家园对我国来讲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教育方面的困境更是困住了我国,当时很多孩子对读书都没有概念。 1952 年全国 GDP 才 679 亿元,分摊到每个人头上,连 100 美元都不到。 但中国人没想着走 “捷径”,国家带着大家一点点啃硬骨头:派施工队翻山越岭,把电线杆架到西藏墨脱、云南独龙江这些偏远地方,组织村民修公路,把泥泞的山路改成能走汽车的水泥路。 短短几十年,我国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在村里老人都会用智能手机视频聊天,出门坐高铁,从云南到北京一天就能到;家里冰箱、空调成了标配,连偏远山区的小学都有了电脑教室。 国内GDP也是一路上涨,中国的经济和崛起全球的国家都看的到。 所以美国现在的麻烦,从来不是中国带来的,而是自己当初的选择埋下的隐患。 它靠美元霸权印钱买全球商品,靠军事基地在全世界 “收保护费”,华尔街的资本家慢慢把国会都影响了,政策越来越偏向短期赚钱,根本不管长期发展。 如今美国的国债,现在已经突破 37 万亿美元,政府每年光还利息就要花掉财政收入的 一大笔,想搞点基建、补贴民生都没钱。 以前跟着它的盟友“小弟”也越来越不听话,德国自己搞新能源合作,日本偷偷和中国加强贸易往来,那些遍布全球的军事基地,现在成了甩不掉的包袱,每年要花掉几千亿美元维护。 国外甚至觉得中国发展这么快 “反常”,其实一点都不反常,都是一砖一瓦干出来的。 从改革开放让农民能自己种地赚钱,到加入 WTO 把中国商品卖到全世界,再到 “一带一路” 帮其他国家建公路、修港口,国家的战略几十年没变过,一步一个脚印。 1979 年到 2023 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速度我国人民是能够感受到的。 百姓能够吃饱穿暖,孩子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北斗导航让全球手机都能用上中国的定位服务,这些成就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在实验室里熬通宵,是建筑工人在工地上风吹日晒,是农民在田里辛勤劳作。 现在人民币在国际上越来越好用,多个国家的企业都用人民币做贸易结算;“一带一路” 合作已经签了 150 多个国家,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肯尼亚的蒙内铁路,都是中国和当地一起干出来的,大家一起赚钱,自然愿意跟着中国合作。 中美之间从来不是简单的速度比赛,而是两种发展理念的较量。 一个想着靠霸权 “躺赚”,把家底慢慢耗光;一个想着靠实干攒实力,一步一步往上走。 中国不会因为别人说什么就放慢脚步,因为十四亿人都明白,好日子是干出来的,不是等出来的。 一个国家的未来,从来不是靠手里有多少美元、多少导弹决定的,而是靠老百姓愿不愿意干活、国家能不能定好方向,踏踏实实地把根基扎稳,相信未来我们国家一定会发展比现在更加优秀和稳定。
方法总比困难多,42名印度人被白云机场“劝返”:签证不是通关咒语,钱包才是硬
【277评论】【9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