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了心要打垮中国?最大威胁现身!这次不是美国,普京却笑到了最后。   如今中俄之

凭栏观望史 2025-10-14 10:46:54

铁了心要打垮中国?最大威胁现身!这次不是美国,普京却笑到了最后。   如今中俄之间关系看似友好和稳定,但大国之间的博弈从未停止。   俄罗斯和乌克兰开战之后,中俄在能源上的合作越来越密切,甚至大部分用的都是人民币结算,但在中俄之间的汽车市场,情况和能源之间还是不同的。   在俄罗斯和乌克兰开战之前,国内汽车大部分都需要进口。   但在开战后欧洲那些知名汽车厂商,像大众、宝马、奔驰,纷纷暂停了在俄罗斯的业务,有的甚至直接撤走了技术人员。   这么一来,俄罗斯汽车工厂的生产线好多都停了,不仅产量一下就跌了六成,俄罗斯国内一批人也面临失业,而且市面上能买到的新车少了一大半,不少想换车的俄罗斯人都犯了难。 中国车企抓住了这个机会,走进了俄罗斯市场。   咱们的车企不缺零件、能稳定生产,车子价格还比以前的欧美车实惠,靠着平行进口的路子,很快就把市场里的空缺补上了。   随后中国汽车在一段时间内确实出现了销售稳定。   可谁能想到,好日子没过多久,2024 年底俄罗斯就改了规矩,进口车要交的报废税涨了一大截,最少涨 70%,最多能到 85%,要是买辆 2.0 升以上的车,光税费就要多花好几万,还不让中国品牌再走平行进口的渠道。   这一改规矩,中国车企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很快国产汽车在俄罗斯几乎遭遇”拦腰斩断“。   另一边,俄罗斯本土品牌慢慢缓了过来,拉达的 Granta 和 Vesta 两款车,还是最受老百姓欢迎的,销量一直排在前两名。   前七个月下来,俄罗斯自己工厂造的汽车,已经占了整个市场产量的近一半,本土汽车工业总算看到了起色。   看到中国车企出口下滑,不少人都觉得普京政府是在针对中国,可实际上,这背后藏着俄罗斯发展本土工业的大想法。 普京政府早就在为这事做准备了。   2023 年的时候,就不让奇瑞、长安这些在俄罗斯卖车的中国品牌搞平行进口了,逼着它们只能通过官方渠道卖车。   2024 年 10 月,又把进口车的报废税涨了。   后来更是加了个附加税,得按车子卖价和进价差的一半来交,一辆进口皮卡可能光这一项税就要交五万。   毕竟这几年冲突下来,俄罗斯尝够了供应链被卡脖子的苦。   就说炼油厂吧,因为西方制裁,连维修零件都买不到,产能一下就少了四成,最后没办法,只能从中国买汽油。   有了这样的教训,俄罗斯肯定要提前为汽车产业打算,不想再被别人拿捏。   这场汽车市场的变动里,没有绝对的赢家和输家。 俄罗斯初步实现了自己的目标,本土汽车工厂慢慢恢复了生产,不靠能源的产业收入多了,还多了一万两千个工作岗位。   但这并未影响两国其他领域合作,比如北极航道的开发。中国货轮从宁波港出发,沿着俄罗斯北边的海岸线往西走,到鹿特丹港只要 22 天,比走苏伊士运河快了 18 天,光燃油费就能省 300 万美元。   这种合作既省时间又省钱,还让中俄之间的贸易多了条路,合作变得更紧密。   中国车企在俄罗斯的经历,给所有想走出去的中国企业上了一课:在国外市场,只有扎下根搞本地化,才能长久发展。   俄罗斯通过这一系列操作,既让国内汽车市场稳定了,又推动了本土工业发展,在大国博弈中找到了自己的节奏。   未来,只要中国车企能及时调整策略,在海外市场好好搞本地化,肯定能闯出一片天。   毕竟国家之间的合作没有固定模式,只有适应变化,才能实现共赢。   这就是大国合作与博弈的真相,你帮我、我帮你,在互相调整中找到最好的办法,一起让全球产业变得更好。

0 阅读:5
凭栏观望史

凭栏观望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