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3日,乌军对俄罗斯费奥多西亚油库发动大规模袭击并引发大火 10月13日,据克里米亚共和国行政长官谢尔盖·阿克肖诺夫表示,乌克兰无人机攻击了位于费奥多西亚的一座油库,并引发了火灾,目前没有人员受伤,所有专业部门已经在现场作业。据初步掌握,俄罗斯防空部队击落了20多架无人机。 可能有人会问,俄军不是有防空系统吗?确实,费奥多西亚港明明驻扎着装备 S-400 和铠甲 - S1 的防空火箭团,这些都是俄军号称最先进的防御武器,可这次袭击中愣是没起到关键作用。 阿克肖诺夫说击落了 20 多架无人机,听着挺厉害,但反过来想,乌军得发射多少架才能有漏网之鱼击中油库? 前一天晚上俄军刚宣称击落 37 架无人机,转天乌军又能组织大规模袭击,这说明乌军的无人机根本打不完,俄军的防空系统就是个 "筛子",看似拦截不少,实则漏洞百出。 这已经不是费奥多西亚油库第一次遭难了,就在一周前的 10 月 6 日,乌军已经炸过一回,当时 34 个油罐直接毁了 12 个,只剩 22 个能用。 短短几天再遭重创,这次又烧了 5 个油罐,还连带炸坏了变电站,连辛菲罗波尔的电力都受影响。俄军要是真能守住,能让同一个目标接连被端吗? 说白了就是防御根本不到位,那些昂贵的防空导弹对着低成本无人机,早就陷入了 "大炮打蚊子" 的尴尬,打下来的成本比无人机本身还高,长期耗下去根本吃不消。 乌军敢这么反复打,靠的就是手里的 "撒手锏"——Magura 系列无人机。这款乌克兰自己造的无人机太贼了,身长 5.5 米,带着 320 公斤炸药,能飞 800 公里,在空中待 60 个小时不落地,关键是一架才 27.3 万美元,比俄军防空导弹便宜多了。 去年 2 月,这玩意儿就立过功,几架就把俄军的伊万诺夫茨号导弹护卫舰炸沉了,后来还陆续毁了 15 艘俄军舰船,把黑海舰队逼得躲在港口不敢出来。 这次打油库,大概率还是这伙 "空中杀手" 干的,它们能抗干扰,还能集群攻击,俄军的雷达根本防不过来。 这种专打后勤的套路,乌军早就玩得熟门熟路了。远的不说,今年 6 月他们还炸过克里米亚大 桥,那可是俄军连接本土和克里米亚的唯一陆路通道,炸一次就断一次补给。 算上这次,大桥已经被乌军炸了三回,从卡车炸弹到水下袭击,招数越来越隐蔽,俄军加了拦阻网也没用。现在又盯着油库打,就是算准了俄军的命门 —— 后勤跟不上,前线再凶也白搭。 要知道俄军在赫尔松、扎波罗热的部队,全靠费奥多西亚的油库供油,现在油库接连被炸,用不了多久前线的坦克就得趴窝,战机也没法起飞,这仗还怎么打? 更要命的是,乌军不光打油库,还盯着俄军的军工命脉打。就在 10 月 6 日炸油库的同时,他们还端了俄罗斯本土的捷尔任斯克炸药厂,这厂子造的炸药占了俄军 80% 的需求,炸了这儿,前线炮弹都得减产。 这种 "断补给 + 毁产能" 的组合拳,比直接打仗还狠,等于慢慢抽干俄军的战争底气。有数据说,俄军的石油加工能力已经降了 21%,有些地方都开始缺汽油了,再这么炸下去,不光军队没油用,老百姓的日子也得过不下去。 上次 10 月 6 日炸油库,费奥多西亚就撤了 1129 人,老人孩子挤在临时安置点,眼看冬天要来了,油库炸了供暖燃料跟不上,老百姓得挨冻。 这次虽然没说撤离,但油越来越少,物价肯定得涨,交通也得受影响,俄占区的民生早就扛不住了。俄军嘴上说 "所有专业部门都在现场作业",可补油罐容易,补后勤漏洞难,补老百姓的信心更难,天天被人炸家园,谁还愿意跟着他们干? 有人可能觉得乌军是靠西方援助才这么厉害,其实现在他们自己的军工都起来了,泽连斯基 9 月份还启动了武器出口计划,把 Magura 无人机卖给菲律宾赚钱,再回头造更多武器打俄军。 这种 "以战养战" 的路子一旦走通,俄军更没好日子过。反观俄军,无人机拦截率看着还行,但自家无人机虽然数量多,精度差远了,根本打不到乌军的关键目标,只能瞎炸民用设施,越打越被动。 10 月 13 日这场大火,就是乌军给俄军敲的又一记闷棍。它明明白白告诉所有人,俄军的防御就是纸糊的,后勤命脉捏在别人手里,再怎么宣称 "击落无人机" 都没用。 接下来乌军肯定还会盯着克里米亚的油库、桥梁、军火库打,这种精准打击比正面硬拼管用多了。 俄军要是找不出防御无人机的法子,再过阵子,别说守前线了,能不能保住克里米亚的后勤都得两说。这火啊,烧的是燃油,更是俄军的底气和信心。
2025年10月13日,乌军对俄罗斯费奥多西亚油库发动大规模袭击并引发大火 1
云景史实记
2025-10-13 19:12:55
0
阅读:129
hwd
油库的主管人员都不知道把整个油库用铁丝网围起来,就那样等着小乌无人机炸,一点能动性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