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最近栽的跟头,不大,却真疼——把自家的枭龙战机技术教给了土耳其,想着拉兄弟一块干,结果人家学了手艺,转身就抢走了印尼那笔原本稳到不能再稳的大单,千亿级订单,飞了。 要知道枭龙战机对巴基斯坦来说有多金贵,这可是能和美式先进战机掰手腕的家伙。在2023年的“印度河之盾”军演里,枭龙Block3型硬是压住了沙特的F-15SA和土耳其的F-16C/D,靠的就是过硬的真本事。 Block3装了KLJ-7A有源相控阵雷达,能同时跟踪多个目标,搭配霹雳-15E超视距导弹实现“先敌打击”,性能逼近四代半战机。价格还远比同类机型亲民,其单价可低至7000万美元,仅为美制F-16V裸机价格的三分之一,比印度“光辉”战机还要划算。 就因为这过硬的实力,印尼早早就和巴基斯坦眉来眼去,多次派人考察枭龙生产线,连采购框架都基本敲定了,谁都觉得这单就是囊中之物。偏偏这时候巴基斯坦犯了心软的毛病,看着土耳其因为被美国踢出F-35项目,连F-16的后续采购都没着落,主动伸了橄榄枝。 2023年底还有消息说土耳其想求购枭龙应急,巴基斯坦干脆大方到直接开放了生产线技术,小到零部件加工工艺,大到航电系统调试逻辑,几乎是手把手教学,满心以为拉着“兄弟”一起做军火生意能抱团取暖,却没想想这行从来都是狼多肉少的战场。 土耳其这边嘴上喊着“联合研发”,手里的笔可没闲着,把枭龙的技术细节扒得一干二净。虽说后来土耳其搞出的“可汗”战机号称是五代机,外形看着和枭龙不一样,但明眼人都能看出门道——枭龙的DSI蚌式进气道技术、武器挂架兼容方案这些核心设计,都被它换了层皮用在了新机型上。 更鸡贼的是,土耳其知道印尼既想要先进性能又想压低成本,直接拿着从巴基斯坦那学来的技术参数跟印尼谈,说“可汗”能兼容枭龙的维护体系,却报了个比枭龙低10%的单价,还承诺转让部分生产线技术。 这波操作把巴基斯坦打了个措手不及,等反应过来的时候,印尼已经在2025年7月和土耳其签了合同,一口气订了48架“可汗”,合同金额直奔100亿美元,折算成人民币正好是千亿级别。 这还不是最亏的,枭龙可是巴基斯坦军工出口的王牌,靠着它不仅能赚外汇,还能巩固和其他国家的军事合作。之前巴基斯坦已经靠着枭龙打开了缅甸、尼日利亚的市场,正等着靠印尼的大单进一步打响名气,结果被土耳其截胡不说,还等于把自己的技术底牌亮给了对手。 要知道枭龙的雷达探测距离、导弹发射包线这些核心数据,土耳其现在摸得门儿清,以后再在国际市场上碰面,巴基斯坦连技术优势都没了。 更讽刺的是,土耳其当初求购枭龙时那副急切的样子,转头就变成了抢生意的狠劲,所谓的“联合生产”从一开始就是幌子,就等着巴基斯坦把技术交出来,自己好摘桃子。 其实国际军火市场从来都是利益优先,哪有什么真正的“兄弟情”。当年美国为了抢印度的战机订单,直接把F-16的生产线都搬到印度,转头就对巴基斯坦禁售武器;俄罗斯和印度合作研发五代机,核心技术攥得比谁都紧。 现在土耳其拿着从枭龙那学来的经验,到处吹嘘自己的航空工业实力,说不定下一步就要去抢缅甸、尼日利亚这些巴基斯坦的老客户。 说到底,巴基斯坦这次就是吃了太天真的亏,以为凭着几句“兄弟”就能在军火市场上走捷径,却忘了这行的规矩从来都是“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枭龙花了近四十年才攒下的口碑和技术,就这么成了别人的垫脚石,这笔账算下来,可比丢了千亿订单疼多了,估计以后再有人提“联合研发”,巴基斯坦得先摸摸自己的技术保险柜了。
中国武器下一个需要实战检验的,很可能就是能不能击落美国的F-35隐身战机,眼下来
【1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