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发布大消息:德国政府建议把退休年龄提高到73岁,因为已经无法支撑庞大复杂的养老金体系!我感觉目前大多数国家都会面临这项问题。 作为现代社会保险制度的发源地,德国这套养老金体系靠的是“现收现付”的老办法,简单说就是现在上班的人交的钱,直接转手发给已经退休的人,相当于打了个时间差,手上根本没多少结余,这种模式在人口结构稳定的时候还行,一旦老人多了、年轻人少了,立马就露怯。 现在德国8390万人口里,65岁以上的老人已经有1889万,占比刚好卡在22%,算下来差不多每五个德国人里就有一个老人,这个比例比1991年的1200万老人翻了快一倍还多。 更要命的是劳动力和老人的比例已经失衡,现在100个上班的人要养着44个退休的,这就好比五个人干活要养两个人,每个人身上的担子都不轻。有专家算过,再过二十年这比例得反过来,变成78个人上班养100个老人,到时候干活的还没领钱的多,这账怎么算都兜不住。 造成这种局面的根子就在生育率上,德国现在平均每个妇女生育率只有1.35,而维持人口正常更替至少得达到2.1,这中间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看近几年的数据更明显,2018年生育率还有1.57,2022年直接跌到1.46。 年轻人连一个半孩子都不愿意生,未来哪来足够的劳动力交钱?年轻人不生也不是故意跟社会作对,房价、教育成本、生活压力摆在这里,养一个孩子都得扒层皮,谁还有精力多生?这种情况下,养老金的“进账”越来越少,“出账”却越来越多,只能在退休年龄上想办法,让能挣钱的人多干几年,少领几年钱,一里一外能缓解不少压力。 而且德国养老金的具体构成,法定养老保险占了大头,覆盖85%的就业人口,雇员和雇主各交工资的9.3%,加起来就是18.6%,这笔钱本来是给退休人员发养老金的,可现在缴费的人少了,领取的人多了,这笔钱早就不够用了。 之前德国政府想把养老金水平维持在平均工资的48%左右,可光靠现有的缴费根本做不到,只能要么提高缴费比例,要么推迟退休年龄。提高缴费比例又会惹恼企业和上班族,毕竟现在18.6%的缴费率已经让不少企业觉得负担沉重,再涨下去怕是要影响就业,权衡来权衡去,也只能在退休年龄上动手脚。 更讽刺的是,德国之前还搞过提前退休政策,结果差点把养老金体系拖得更垮。2014年推行的提前退休计划,半年就有28万人申请,比预期多花了15亿欧元,政府原本预计一年花9亿,结果半年就超支,算下来到2030年前得掏400亿欧元买单。 这些提前退休的大多是有经验的技术工人,刚好是德国企业最缺的,一边让劳动力白白流失,一边又得多花钱发养老金,简直是雪上加霜,也难怪后来政府反过来要推迟退休年龄了。 其实德国早就开始给退休年龄“加码”了,之前从65岁逐步提到67岁,本以为能顶一阵,没想到老龄化来得太快,只能继续往上加,计划从2024年开始分阶段提,到2035年实现73岁退休。 为了让大家愿意多干,政府还搞了补贴,延迟退休每个月能多拿0.5%,提前退休反而要扣钱,可就算这样,还是挡不住养老金的压力,毕竟年轻人的数量摆在那里。 这事儿真不是德国独一份,整个欧洲都在犯愁,丹麦、荷兰、意大利都在盘算着让国民干到70岁,美国早就把退休年龄提到67岁,英国2028年要提到67岁,未来还想奔68岁去。 亚洲的日本更夸张,把领取养老金的年龄从60岁提到65岁,还鼓励大家干到70岁,韩国的生育率比德国还低,只有0.84,未来养老金的压力只会更大。 瑞典曾经想过办法,搞弹性退休,60岁到70岁之间随便选,早退少拿、晚退多拿,还配套了职业培训,帮大龄劳动者适应岗位,效果算是不错,55到64岁的就业率能到70%以上。德国也学了这招,出台《工作活动法》,给中小企业的大龄员工搞培训,可这只能缓解表面问题,根子上还是得让年轻人愿意生、愿意干活。 要是生育率一直上不来,就算把退休年龄提到80岁,将来还是会面临同样的问题,毕竟今天生的娃,才是二三十年后交钱养老人的人,这环断了,后面再怎么补都没用。 这背后反映的,其实是全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只要生育率降下去提不上来,老人占比蹭蹭涨,不管是欧洲的富国还是亚洲的发达国家,早晚都得面对这道坎,延迟退休是早晚的事。
德国发布大消息:德国政府建议把退休年龄提高到73岁,因为已经无法支撑庞大复杂的养
兰亭说事
2025-10-09 16:37:1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