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逼韩国“朝中国开枪”,称可为遏华出力,港媒:别赌,韩国必输 在一次参议院听证

源源谈国际趣事 2025-10-11 10:43:37

美逼韩国“朝中国开枪”,称可为遏华出力,港媒:别赌,韩国必输 在一次参议院听证会上,美国国防部副助理部长约翰·诺突然抛出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希望韩国“在遏制中国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这话听起来像是鼓励,实则像是在递刀。问题是,这把刀一旦接了,砍的不是别人,可能是自己。 美国这波操作,说白了就是想把韩国往“前线”上推。不是帮忙,而是借韩国的手,把中国再“围”一下。 从军事到经济,美国这一套早就不是第一次玩了。亚太战略布局早已成型,现在不过是一个一个把棋子挪到位。 其实去年开始,美国在印太的军费开支就猛增,2024年预算直接拉到了300亿美元,重心也是放在“遏华”上。 韩国在地理位置上太关键,美军在韩国的存在,不只是为了保护韩国,更是为了能随时“调头”对准中国东北。 这也难怪,像约翰·诺这样的人会突然点名韩国。说白了,美国已经不满足于日本一个“前哨”,韩国这块“棋子”,也得上桌。 李在明政府其实一直想“走中间路线”。他上台后说得很清楚——韩国要搞“自主国防”,不能谁说什么就跟着起舞。这话听着有点“硬气”,可现实却是手里没那么多牌。 一方面,美国是安全靠山,驻韩美军还在那儿呢,平时各种军演也离不开美军撑腰;但另一方面,中国又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光是出口,就占了韩国GDP的大头。 一旦对上了,吃亏的是谁?想想当年“萨德”一闹,韩国旅游、文化、零售行业一夜入冬,那是实打实的教训。 所以现在李在明政府很难办。美国在“拉”,中国在“看”,他只能在这两头中间“走钢丝”。动作一大,掉下去的就是自己。 有分析人士就直言,现在这个局面,韩国绝不能只看“同盟义务”,更要看“国家利益”。韩国国家战略研究院的都镇浩就说得很直接——韩国不能被美国拖着走,要有自己的判断力。 洪敏也补了一句:“韩国不是美国的棋子。”听上去像是抱怨,其实是无奈。韩国知道,靠近美国,就离中国远了;但离开美国,又怕安全没保障。 这就像是两头都是墙,韩国就卡在中间,想往哪边挪都头疼。 港媒最近一句评论火了:“韩国在对抗中国这件事上,输不起。”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赤裸裸的现实。 当年“萨德”事件之后,韩国直接损失超过百亿美元,旅游业几乎全军覆没。那次教训,韩国人记得很清楚。现在如果再来一次,代价只会更大。 更别说,中国早就不是当年的中国,现在韩国的芯片、汽车、化妆品,哪个不靠中国市场?一旦关系紧张,韩国经济就像是被拔了电的电脑,说黑就黑。 所以港媒劝得很直白:别赌,这一局,韩国压谁都可能输,但压美国,输得更惨。 韩国现在虽然嘴上说“自主国防”,但手里的军力和战略空间根本没那么宽裕。2025年韩国军费虽然涨了,但和美国、日本比,还是差了不止一个身位。更关键的是,韩国的地缘位置注定了它不能“躺平”。 所以韩国现在更像是个夹心饼干,一头是安全,一头是经济,稍微一用力,就碎了。 从美国的角度来看,施压韩国是顺理成章的事。毕竟韩国是同盟,长期吃着美军的保护伞,现在要“回报”一下,也合情合理。 但问题在于,这种“回报”不是让韩国多买点军火,而是让它在地缘政治上选边站。这就不是买卖,而是绑架。 美国这招用在日本身上已经很成功了。安倍时期,日本在美国压力下一步步修改安保法、扩大军事预算,现在几乎成了美国在亚太的“副指挥”。韩国要是走上这条路,可能连回头的机会都没有。 港媒那句“别赌”其实说出了一个关键点:韩国不是不能选边,而是不能赌命。 赌错了,不只是经济出问题,更可能引发地区安全震荡。中韩之间一旦关系破裂,不用打仗,光是贸易、投资、文化交流暂停,韩国就够呛。 所以现在的韩国,最明智的选择,反而是“拖”。你说我站哪边,我笑而不答;你让我表态,我说先看看情况。这种“模糊战略”,虽然让人看不懂,但恰恰是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生存法则。 李在明这个时候如果太过激进,不仅会被国内政治反噬,还可能把韩国拖入一个不可控的深渊。 韩国要明白,美国的目标是让盟友围堵中国,而不是考虑韩国本身的利益。而中国的反制,也绝不会仅仅停留在外交层面。 所以与其跟着美国上阵,不如多看看像新加坡这样的国家是怎么在夹缝中活下来的。不是不选边,而是选得巧,选得稳。

0 阅读:0
源源谈国际趣事

源源谈国际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