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市委书记到北运河畔:邢燕子的转身与坚守

浅笑对风吟 2025-10-11 10:25:29

1983年6月,天津市委组织部宣布了新的领导班子名单,邢燕子得知自己不再担任市委书记后,当天下午就骑车前往北运河,那里有她负责的环保项目正在推进。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58年的夏天,天津郊外的司家庄村笼罩在一片闷热之中。 邢燕子站在村口的土路上,望着远处起伏的田野。 她刚从农业中学毕业,手里攥着父亲从城里寄来的信,信上说已经在陶瓷厂给她安排好了工作。 但她的目光却停留在田间弯腰劳作的村民身上。 那些被汗水浸透的背影让她挪不动脚步。 清晨的司家庄总是被鸡鸣声唤醒。 邢燕子住在一间土坯房里,屋顶的茅草在晨风中轻轻摇曳。 她熟练地生火做饭,灶台里的火光映在她年轻的脸上。 村里的妇女们常常聚在井边打水,议论着这个城里来的姑娘居然能扛起锄头下地干活。 邢燕子的手掌磨出了水泡,她用布条简单包扎后继续干活,从不叫苦。 那年秋天,雨水特别多。 村西头的低洼地全被淹了,眼看就要成熟的庄稼泡在水里。 邢燕子带着几个年轻人在齐膝深的水里抢收粮食,冰凉的河水浸透了他们的裤腿。 收工后,她发起高烧,却仍然坚持组织村民把抢收的粮食晾晒在打谷场上。 村里的老支书看在眼里,悄悄让老伴煮了姜汤给她送去。 冬日的司家庄格外寒冷。 邢燕子发现村里很多妇女因为要照顾孩子无法下地干活。 她腾出自家的一间屋子,用旧木板搭了简易桌椅,办起了全村第一个托儿所。 孩子们的笑声给沉闷的冬天带来了生机。 她还教妇女们用芦苇编草帽,这些手艺活后来成了村民重要的收入来源。 1960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晚。 土地还没完全解冻,邢燕子就带着村民开始垦荒。 他们用镐头一下下敲开冻土,手掌磨出血泡就缠上布条继续干。 到了播种时节,她又组织大家学习新的种植技术,引进高产种子。 那一年,司家庄破天荒地向国家上交了余粮。 消息传开后,邻村的干部都来参观学习。 邢燕子站在田埂上,向来访者介绍经验时,脸上带着腼腆的笑容。 她朴实的话语和实实在在的成绩打动了很多人。 很快,县里的广播站报道了她的事迹,记者们纷纷来到这个偏僻的村庄。 荣誉接踵而至。 邢燕子第一次坐上火车去北京参加表彰大会时,还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粗布上衣。 在人民大会堂,她紧张得手心出汗,但当握住领导人的手时,她突然感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回到村里,她把奖状仔细收好,第二天照常天不亮就起床下地干活。 1983年6月的天津,午后的阳光透过槐树叶洒在市委大院的水泥地上。 邢燕子刚刚得知自己不再担任市委书记的消息。 她平静地整理好办公桌上的文件,将钢笔插回笔筒。 下午两点,她骑着那辆半旧的自行车,沿着海河岸向北运河方向驶去。 车轮碾过新铺的柏油路,河风拂起她花白的短发。 路边的工人们认出了这位经常来工地视察的老书记,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向她打招呼。 邢燕子停下车,指着河道里正在清淤的挖掘机问道:"这段河道什么时候能清理完?" 工头连忙回答:"邢书记,按进度下周就能完成清淤,接着就能开始种植水生植物了。" 这个环保项目是邢燕子半年前亲自推动的。 北运河作为海河的重要支流,多年来饱受工业污染之苦。 她挽起裤腿,踩着淤泥走到河岸旁,仔细查看新栽的芦苇长势。 随行的年轻干部想要搀扶,她摆摆手:"我在农村时,整天在泥水里干活,这点路不算什么。" 夕阳西下时,邢燕子站在河堤上,望着被晚霞染红的河道。 她想起二十多年前第一次来到司家庄村时,也是这样站在田埂上规划着村里的发展。 如今虽然职务变了,但为百姓做实事的初心从未改变。 她掏出笔记本,记下今天发现的问题,河道东岸需要加固,水生植物品种需要增加... 夜幕降临,邢燕子推着自行车慢慢往回走。 路灯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这个老党员背影依然挺拔。 她知道,明天太阳升起时,北运河的治理工程还会继续。 而她也将继续以普通党员的身份,为这片土地贡献自己的力量。 晚年的邢燕子头发已经花白,但眼神依然清澈。 她常常坐在村头的老槐树下,看着孩子们在新建的操场上奔跑嬉戏。 村里人都说,邢燕子就像村口那棵老树,经历了风雨,却始终扎根在这片土地上。 她的故事被写进了村志,成为一代又一代司家庄人的共同记忆。 主要信源:(人民英雄网——扎根农村青春无悔——邢燕子)

0 阅读:2506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70

用户10xxx70

7
2025-10-11 21:52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点赞][点赞][点赞]

吉祥如意

吉祥如意

6
2025-10-12 02:20

朴实无华的光辉万丈!

猜你喜欢

浅笑对风吟

浅笑对风吟

关注我,一起看一看人间万千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