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记忆|毛泽东主席为何坚辞不受大元帅军衔?】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领

沂蒙山上匹狼 2025-10-10 20:35:50

【国家记忆 | 毛泽东主席为何坚辞不受大元帅军衔?】

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子弟兵没有肩膀上的“牌牌”作为等级区分。不过,这种全然没有外在标识来区分官兵的情况,在实际工作中也逐渐显露出局限——既不利于对外谈判时的对等交流,也难以满足大兵团作战的指挥需求。

军队实现正规化管理,急需建立军衔制度。

01

1955年2月8日,包括军官军衔制有关内容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由毛泽东主席颁布实施。

军官军衔等级设为四等十四级。其中,元帅二级: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将官四级:大将、上将、中将、少将;校官四级: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四级:大尉、上尉、中尉、少尉。

★徐平

国防大学联合勤务学院 研究员

军官军衔设置是军衔制的一个核心,是最主要的内容。我军在1955年的时候,军队规模大,军衔的设置等级高,等级高是一大特点。

评衔时,最惹人注目的就是元帅和将军的评定。时任总干部部副部长的宋任穷在回忆录中写道:“在初步方案中,毛泽东主席为大元帅,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为元帅,李先念、谭震林、邓子恢、张鼎丞等为大将,毛泽东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也列入了授勋名单。”

而当时,毛泽东主席看到这一方案后却提出了不一样的建议。

★胥光义

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方勤务部 参谋长

他说“你们授什么衔我也不管,但是我不能要。因为战争不是靠哪个指挥员,靠哪个领导人。人民战争是靠人民、靠军队、靠广大指战员,大家的功劳不能顶在我个人头上,这个不能办,这样办我不赞成。”

毛泽东坚“辞大元帅”一事,在党内、军内引起了巨大反响。

02

这份档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命令状》,“兹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一届第六次全体会议决定授予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司令员的许光达被评为了大将军衔,但在得知这个结果后,许光达却并不开心,反而是回家后就把自己关进了书房。

★邹靖华

许光达夫人

我觉得他情绪很不对,他说我够不够大将,好多同志连性命都送掉了,我现在还健在,要什么?

这天晚上,许光达郑重地写下了一份降衔申请:

军委毛主席,各位副主席:

授我以将衔的消息,我已获悉,这些天,此事小槌似的不停地敲击心鼓。我感谢主席和军委领导对我的高度器重。高兴之余,惶愧难安。我扪心自问,论德才资功,我佩戴四星,心安神静吗?

……

对中国革命的贡献,实事求是地说,是微不足道的……

为了心安,为了公正,我曾向贺副主席面请降衔。现在我诚恳、慎重地向主席、各位副主席申请:授我上将衔。另授功勋卓著者以大将。

这已经是许光达写的第三份降衔申请了,毛泽东感慨万千。

★徐平

国防大学联合勤务学院 研究员

评衔是很严肃的事儿,是综合考虑的,军委就没有同意许光达让衔。

最终,许光达接受了大将军衔,但仍坚持自行降低一级薪金待遇。

★杨珠江

杨至成之子

有多少的革命先烈啊,在前面英勇地牺牲啊,我父亲曾经说过,他们要授什么级呢?

军衔是军人的荣誉,但降衔申请则是他们对战友的一份追思,一份经历了枪林弹雨洗礼后面对荣誉的谦逊。

至1955年9月27日前,全军军官的评衔工作基本完成。元帅10名,大将10名,上将55名,中将175名,少将800名;校官3.2万余名,尉官49.8万余名,准尉11.3万余名。

(转发-北京日报客户端 来源:CCTV国家记忆)

0 阅读:17

猜你喜欢

沂蒙山上匹狼

沂蒙山上匹狼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