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0年,英国向澳洲发配囚犯,澳方接到时,船上仅有的226名女囚全部挺着大肚子,追问之下,她们竟全都怀孕了。 说起18世纪的英国,那时候工业革命正闹得热火朝天,蒸汽机到处冒烟,工厂林立,可底层老百姓日子过得苦哈哈。失业大军越来越多,街头小偷扒手满天飞,政府头疼坏了。干脆就把这些“麻烦制造者”打包送走,澳洲那片新大陆正好缺人手开荒。于是,流放政策成了主流,男人女人都得去。 女囚这事儿说来也怪,早先运过去的男囚太多,澳洲殖民地男女比例严重失调。总督阿瑟·菲利普他们急需女人来平衡人口,生孩子传宗接代啥的。英国政府一合计,就多派女犯过去。结果呢,拉迪·朱莉安娜号这艘船成了焦点,专载226名女囚,从普利茅斯港启航,直奔澳洲。 这些女囚多是伦敦街头的穷丫头,偷点面包布料啥的,就被抓进去。年纪小的像玛丽·韦德,才13岁,就因为抢了个小女孩的围裙,被判七年流放。她家穷得叮当响,爸赶牛为生,妈在家缝补过日子。工业化把传统手艺砸了个稀巴烂,玛丽他们一家子只能在泰晤士河边捡垃圾混日子。 法庭上,玛丽站那儿,法官一锤定音,死刑改流放。她关进纽盖特监狱,93天里学着缝衣服换吃的。那监狱臭烘烘的,病啊乱子一堆,可她挺过来了。1789年7月29日,上船那天,雾蒙蒙的港湾,她爬上甲板,和其他女人挤进窄舱。船长托马斯·沙德韦尔掌舵,这趟路程足足309天。 航行可不是闹着玩的,先停加那利群岛补给,然后过赤道,绕好望角。船上条件差,木板铺位潮湿,海水渗进来。女囚们负责擦甲板、分粥啥的,水手们管着一切。渐渐地,船上氛围变了味儿,有人管它叫“浮动妓院”。船员和囚犯之间关系乱套,私下接触多起来,结果呢,好多女人怀上了。 船上甚至生了个娃,玛丽·帕多在3月分娩,女儿叫安妮。船医处理了,可整个航程死了5个女囚,尸体裹布扔海里。其他女人肚子一天天大,衣服都兜不住。到后期,几乎人人显怀,船舱里挤着这些准妈妈,空气更闷了。 1790年6月3日,船终于到悉尼湾。瞭望员一吹号角,总督菲利普带人上码头接。清点时,士兵们傻眼了,一个个女人下船,腹部隆起明显。军官问领头的,她们交代了航中那些事儿。菲利普他们没发火,反倒乐了。这对殖民地是天上掉馅饼,人少劳动力缺,现在来226个孕妇,等于白送人口。 官员们赶紧安排安置,分水面包,被单裹身。孕妇们上岸,脚踩泥地,互相扶着。政府一看机会,马上配对男囚,办集体婚礼。那些男囚早等着呢,很快就组家庭。澳洲那气候热,植被怪,可这些女人适应得快,纺纱种地啥的,都上手了。 玛丽·韦德就是典型,她1791年嫁给囚犯乔纳森·布鲁克,生下儿子爱德华。夫妇俩在帕拉玛塔农场干活,她纺线织布,他砍树建屋。日子苦,但总比监狱强。其他女人也差不多,频繁生娃,政府发奶粉医疗,婴儿存活率上去了。殖民地人口从几百蹿到上千,全靠这些“开国母亲”。 这些女囚背景杂,偷盗的、卖身的,像玛丽·威廉姆斯和凯瑟琳·怀特,抢劫罪上船。安·多伊尔、安·普尔也类似。可澳洲不挑过去,官员们欢迎她们,视作建设骨干。船上那些怀孕事儿,虽然乱,但客观上帮了大忙。没了她们,殖民地发展慢半拍。 拉迪·朱莉安娜号这趟航,成了澳洲史上的标志。226个女人,不光带去劳动力,还带去血脉延续。菲利普总督的政策聪明,鼓励结婚生子,社区稳了。女囚们虽是犯人,但在这儿翻身了,成了家庭支柱。玛丽他们一家,慢慢扎根,农场越搞越大。 到18世纪末,澳洲累计来了2.3万女囚,推动社会往前走。早期男女失调问题解了,女人在社区发声,管家务、换货物啥的。政府也学乖了,建医疗教育体系,改善条件。这些变化,全从那艘船开始。女囚们付出多,身体心理都扛着,可换来的是新生活。 玛丽·韦德活到84岁,1859年死在帕拉玛塔,有300多后代。她的故事代表那批女人,从伦敦街头到澳洲农场,一路颠簸,却留下了印记。其他像安·马什,在船上怀了船医的孩子,后来又跟药剂师约翰·欧文生娃。澳洲早期居民,多出自这些血统。
1790年,英国向澳洲发配囚犯,澳方接到时,船上仅有的226名女囚全部挺着大肚子
混沌于浮云
2025-10-10 20:06:5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