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若冲突,西方制裁中国大陆阻挠统一的代价算出来了!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的一份研

茂盛楼兰 2025-10-10 12:08:19

台海若冲突,西方制裁中国大陆阻挠统一的代价算出来了!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在台海可能发生冲突的情况下,七国集团(G7)对中国大陆的潜在制裁将使全球花费3万亿美元。 这份报告出自美国大西洋理事会地缘经济中心,合作方是罗迪姆集团,发布于2023年6月21日的,报告全名叫《台湾危机中针对中国的制裁:场景与风险》,其背景是台湾海峡紧张加剧,加上G7对俄罗斯的统一制裁行动,让人开始琢磨,要是把这套制裁手段用到中国身上,到底谁会更疼。 结果报告一出来,全球3万亿美元的损失账单直接甩在桌上,这数字可不是闹着玩的,差不多相当于英国2022年一整年的GDP,快赶上德国2023年GDP的三分之二了,说是天价一点不夸张。 要搞明白这3万亿美元咋来的,得先看看台海在全球经济里的分量,就说芯片吧,2024年三季度台积电一家就占了全球晶圆代工市场的64.9%,整个台湾在全球半导体价值链里占了超过17%的份额。 咱们手里的手机、家里的空调、路上跑的新能源汽车,核心芯片十有八九得靠台湾生产,真要是冲突起来,台积电的生产线一停,全球科技产业链立马就得断档,从美国的苹果、韩国的三星到欧洲的汽车厂商,谁也别想独善其身。 这还只是半导体领域,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基地,G7对咱们的供应链依赖早就深到骨子里了,日本2024年的《通商白皮书》里明明白白写着,日本有1406个品类的超一半进口额来自中国,是美国的2.5倍,像笔记本电脑、洗衣机这些家电,从中国进口的比例高达9成以上,连肥料用的磷都主要靠中国供应,G7要是敢制裁,先得掂量掂量自己的货架能不能撑住。 而且,报告里建议的制裁手段,全是对付俄罗斯的老一套,比如金融上冻结中国3.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里的西方国债,切断中国央行和四大银行的SWIFT通道,产业上重点打击化工、电子、航空这些行业。 可他们忘了,中国跟俄罗斯的经济体量和全球联系根本不是一个量级,就说航空业吧,报告自己都举例子,切断关键零部件供应确实能打击中国的航空制造业,但首先受损失的是G7自己,光出口损失就有22亿美元,要是中国反制一下,这个数能直接飙到330亿美元,翻了十几倍。 再看半导体,2023年中国进口芯片花了4150亿美元,其中42%都来自G7国家,他们一边想靠芯片赚钱,一边又搞出口管制,结果荷兰ASML公司2024年一季度对华出口直接降了73%,损失12亿欧元,这简直是给自己的企业下绊子。 何况,现在G7内部早就人心不齐了,嘴上喊着对华一致,身体却很诚实,德国大众在华投了168亿建新能源工厂,法国空客刚拿了中国200架客机的订单,日本汽车产业42%的利润都来自中国市场,德国对华出口更是占了本国GDP的3.8%。 欧盟委员会的数据显示,62%的欧洲企业都反对全面对华脱钩,德国工业联合会更直接警告,对华贸易战会导致500万人失业,美国想拉着盟友一起制裁,可谁愿意放着真金白银不赚,非要陪美国玩“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游戏?之前G7讨论对中国低价值商品征关税,就这已经让不少中小工厂犯愁了,真要是全面制裁,恐怕最先扛不住的是他们自己的经济。 说到底,这3万亿美元的账单其实是给G7提了个醒:中国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全球经济早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想靠制裁阻挠中国统一,不仅是打错了算盘,更是在给全球经济捅刀子,且不说中国有足够的反制手段,单说这种违背经济规律的做法,最后只会反噬自己。 那些整天喊着制裁的人,不如好好算算自己的损失账,看看是中国的决心硬,还是他们的钱包硬,统一是大势所趋,想用制裁当筹码,纯属白费力气,最后只会落个偷鸡不成蚀把米的下场。

0 阅读:0
茂盛楼兰

茂盛楼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