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后不想上班?存款得够这个数! 身边不少朋友快到50岁就开始琢磨:“啥时候能不用上班,在家舒舒服服过日子?”其实答案很简单——存款得先达标。不是说要赚够“天文数字”,而是得有一笔能覆盖日常开销、应对突发情况的钱,毕竟钱是赚不完的,50岁后更该学会“慢下来”。 那到底要存多少呢?得先算笔明白账。假设50岁后不想上班,至少要考虑这两笔钱:一是日常开销,像房租/房贷、吃饭、水电燃气、物业费这些“固定支出”,按二三线城市每月5000元算,活到80岁就是30年,光这部分就需要180万;二是应急储备金,万一有个生病住院、家里急事,至少得留20万,避免急需用钱时手忙脚乱。这么算下来,50岁后想“躺平”不上班,存款至少得有200万打底。 当然,这只是个基础数,具体还得看生活城市和方式。要是在一线城市,日常开销更高,每月可能要8000-10000元,存款就得往上加;要是想偶尔旅旅游、培养点兴趣爱好,也得多预留一笔钱。但核心逻辑不变:这笔钱得能让你不工作也能安稳生活,不用为钱焦虑。 有人可能会说:“我还在还房贷,孩子还没成家,哪能存下这么多?”其实关键不在“一下子存够”,而在“提前规划”。比如从30岁开始,每月固定存5000元,按年化3%的收益算,到50岁也能攒下近150万,再加上工资上涨、奖金等额外收入,凑够200万并不难。最怕的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到了50岁才发现没存款,只能硬着头皮继续上班。 更重要的是,50岁后不想上班,不只是“有钱”就行,还得有“不焦虑的心态”。很多人忙了一辈子,突然闲下来会觉得空虚,这时候可以找点轻松的事做,比如养花、下棋、帮子女带带孩子,既能打发时间,又不会像上班那样有压力。毕竟“不上班”的核心是享受生活,而不是无所事事。 不过也得提醒一句:别把“存款达标”当成唯一目标。要是50岁后还喜欢工作,觉得上班能让自己更充实,继续做也没问题;但要是早就厌倦了996,存款又够花,真的可以停下来,为自己活一次——毕竟钱永远赚不完,可人生的下半场,该多为自己考虑了。 你觉得50岁后不想上班,存款多少才够?要是你到了50岁,会选择继续工作还是安心“躺平”?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
50岁后不想上班?存款得够这个数! 身边不少朋友快到50岁就开始琢磨:“啥时
气象传播者
2025-10-09 23:33:1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