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高志凯教授确实是厉害,他建议台湾统一后,要对2300万台湾同胞进行溯源

烟雨评社 2025-10-09 21:57:57

不得不说,高志凯教授确实是厉害,他建议台湾统一后,要对2300万台湾同胞进行溯源,一直追溯到1945年。每一个人都不能落,必须把他的祖先追溯到1945年。 熟悉台湾历史的人都清楚,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同年 10 月 25 日台湾正式回归中国,结束了长达 50 年的殖民统治,这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事实,也是台湾作为中国一部分的重要历史依据。 高志凯教授提出追溯到这个时间点,核心是想通过梳理家族渊源,让更多台湾同胞清晰看到自己与大陆的血脉联系。 很多台湾民众的祖先,要么是明清时期从福建、广东等地迁过去的移民,要么是 1945 年后随国民党政权赴台的大陆人士,还有部分是原住民(即中华民族的高山族),这些脉络都能在 1945 年前后的历史记载中找到清晰线索。 比如台湾知名的 “本省人” 家族,大多能追溯到福建漳州、泉州的祖籍地,而 “外省人” 家族则能关联到大陆各省的家乡,这些渊源不该随着时间推移被模糊。 再看溯源具体要做些什么。并不是说要搞复杂的 “查三代” 式审查,而是通过史料梳理、家族档案核对、民间族谱整理等方式,帮台湾同胞厘清自己的家族迁徙史。 比如台湾各地现存的不少族谱,像《闽台陈氏宗谱》《漳台林氏家乘》等,都详细记载了祖先从大陆迁台的时间、路线和原因;1945 年后台湾当局留存的户籍档案、移民登记资料,也能帮 “外省人” 后代找到大陆的祖籍地。 高志凯教授提到 “每一个人都不能落”,就是考虑到台湾社会结构的多样性,无论是世居台湾的原住民,还是不同时期迁台的汉族同胞,都有属于自己的家族历史,这些历史共同构成了两岸血脉相连的证明。 之前大陆就有不少机构在做两岸族谱对接工作,比如福建的海峡两岸族谱文化交流中心,已经帮上千个台湾家族找到了大陆的祖籍地,不少台湾同胞还专程回大陆寻根祭祖,这种情感连接正是溯源想要强化的。 这个建议背后,其实也考虑到了台湾长期受 “台独” 史观影响的现实。过去多年,“台独” 势力刻意篡改历史,淡化台湾与大陆的联系,甚至编造 “台湾民族论”“外来政权论” 等错误说法,导致部分台湾民众尤其是年轻人,对自己的民族身份和历史渊源产生模糊认知。 通过溯源到 1945 年,能让更多台湾同胞从家族史的角度,直观感受到 “台湾是中国一部分” 不是抽象的政治表述,而是有实实在在的血脉和历史支撑。 比如很多台湾年轻人可能不知道,自己爷爷辈的家乡在福建莆田,或者奶奶是从浙江温州迁到台湾的,通过梳理家族迁徙路线,这种 “根在大陆” 的认知会变得具体而深刻。 而且溯源也不是只停留在 “查祖先” 层面,还能为统一后的两岸交流合作提供便利。比如确定祖籍地后,台湾同胞可以更方便地参与大陆的寻根旅游、宗亲文化活动,甚至在祖籍地投资兴业、定居生活时,能获得更贴合的政策支持。 大陆近年来一直在推进 “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溯源工作其实是其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家族历史这个小切口,拉近两岸民众的心理距离,让 “两岸一家亲” 从理念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情感连接。 当然,这个建议要落地,还需要大量细致的工作。比如需要两岸相关机构合作,整理和开放更多历史档案,培训专业的文史工作者帮助民众梳理族谱,还要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台湾同胞了解溯源的意义,避免产生误解。 但从长远来看,这种基于历史事实的溯源,对强化两岸同胞的民族认同、促进统一后的社会融合,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两岸统一的进程中,我们既要用温情化解历史遗留的隔阂,也要用清醒的眼光防范潜在的风险。高志凯的提议,正是这种“清醒”的体现,他看到了殖民历史留下的隐患,也想到了统一后长治久安的关键。 信源:高志凯教授谈台湾统一后发展建议:推动同胞溯源至 1945 年_中国新闻网

0 阅读:0

猜你喜欢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