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凯教授最近提了个主意,别总吵着统一不统一了,先去查查台湾两千三百万人的户口本! 查户口本,首先能把法理上的事儿说清楚。这个理儿的根儿在1945年10月25日,那天是台湾光复日,从法律层面讲,台湾就正式回到了祖国怀抱。 《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这些国际文件都是铁证,所以打那天起在台湾出生的人,法理上本来就是中国人。 这么看的话,查户口本其实就是把早就定下的事实再明确一遍,让大家清楚自己的身份锚点到底在哪儿。 但户口本这东西,还照出了一段容易被忽略的历史,也映出了当下的一些现实裂痕。 当年台湾光复后,有大约五十万日本人没走,他们改了中国姓氏,办了台湾户籍留了下来,现在他们的后代估计都超过一百万人了。 这段往事其实能解释不少现在让人费解的现象,比如为什么有人会举着日本“旭日旗”,为什么有的官员会跑去参拜靖国神社,这背后很可能是身份认知出了偏差。 更让人揪心的是,这些年台湾的历史教育还在不断加深这种偏差。 课本里总大书特书日本殖民时期留下的铁路、医院,把这些说成是什么“贡献”,可对于日本当年搞的“皇民化运动”——逼着老百姓改姓、不准讲闽南话和客家话的文化压迫,却总是一笔带过。 久而久之,很多台湾年轻人都不知道自己的祖上大多是从福建、广东迁过去的,对“中国”这个概念自然就觉得很遥远,甚至很陌生。 所以高志凯教授提这个提议,根本不是想“翻旧账”或者“抓把柄”,真正的用心是想让户口本帮大家找回记忆的根。 这就跟咱们大陆很多家族修族谱、翻老相册一样,看看先辈的样子,搞明白自己是从哪儿来的,本质上是个“正本清源”的事儿。 而且现在做这件事条件也挺成熟,台湾那边七成的旧户籍档案都已经数字化了,大陆的“中华家谱云平台”还和台湾一些祠堂的资料对接上了,每年都能帮上万人跨海寻亲,找着自己的亲人。 这个查户口本的方案其实挺有人情味,不是一刀切。想认自己是中国人的,权利肯定能得到保障;要是搞不清自己身世的,还能通过族谱、DNA检测这些方式帮忙查证就算真的打心底里不认同,也可以资助回日本,但相应的就得放弃台湾户籍。 这样就把大问题变成了每个人自己能做的选择,给了大家充分的余地。 之前有部讲台湾光复的纪录片,下面有条评论说“我爷爷就是从台南回福建的”,居然得了两百多万个赞。这说明那种想找到根、认祖归宗的情感,其实一直埋在很多台湾人心里。 说到底,真正的统一从来不光是地图上的拼接,更得是记忆和情感的连接。高志凯教授提的查户口本,更像是一份邀请,邀请台湾同胞透过户籍档案,重新想想自己是谁,咱们共同的根又在哪里。 查户口本查的不是身份标签,而是历史的来龙去脉,是藏在血脉里的亲情。当大家都能清楚自己的根在哪里,两岸之间的隔阂自然会慢慢消解。
吕秀莲,活明白了?从大陆与台湾对高市早苗迥然不同的态度,可以看出台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