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表示,大陆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省”,把台湾说成是中国一部分,这样“吞并”台湾“主权”,是“境外敌对势力”。 说直白点,赖清德这番话就是在为“两国论”铺路。台湾从来就不是一个国家,这是国际社会普遍承认的事实。所谓“主权”被吞并,前提得先有独立的“主权”存在。台湾有什么?有的只是与大陆一脉相承的历史。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法理、历史、地理上都找不到它脱离中国的依据。 他口中的“境外敌对势力”,恰恰把真实情况颠倒了过来。 真正制造对立、煽动仇恨的,不是主张和平统一的一方,而是他自己不断操弄“去中国化”、切割两岸联结、强化“台独”意识形态的种种作为。 从修改教科书到打压交流活动,从污名化大陆配偶到限制两岸高校合作,这些动作哪一件不是在人为制造隔阂?哪一件不是在为“两国论”铺路? 更讽刺的是,他一边喊着“抗中保台”,一边又把台湾最重要的产业资源往美国送。台积电赴美投资上千亿美元,被他当成向美方献媚的政绩来炫耀,说什么要帮美国“再度伟大”。 可曾想过,这些企业之所以能走到今天,靠的是两岸多年形成的产业链协作和稳定环境。如今为了讨好外部势力,主动拆解自己的产业根基,这不是自断臂膀是什么? 他嘴上说着要保护台湾安全,实际上却把全岛推向危险边缘。 军队事故频发,兵源严重不足,民众对征兵宣传反感至极,可他还在推“全民皆兵”,甚至传出宫庙囤弹药、派出所配反坦克武器的消息。 这种荒诞景象背后,是一个政权把百姓当成政治筹码的冷酷逻辑。真正的安全不是靠制造恐慌,而是靠沟通与互信。 两岸之间的联系不是靠一纸命令就能切断的。农民关心的是销路,商人看重的是市场,学生想的是交流机会,普通人牵挂的是亲人团聚。 2024年台湾对大陆出口占比仍高达三成以上,顺差接近七百亿美元,这说明什么?说明再怎么喊“脱钩”,经济规律不会听政治口号的。 大陆游客进不来,观光业哀鸿遍野,地方县市急着恢复交流,可上面卡着不让,只为了维持那套“敌对叙事”。 他还指望美国替台湾出头,甚至幻想让外国政客来调解两岸问题。可现实是,美国从来不会为台湾真正出头。 军售照卖,钱照收,但真要动武,他们第一个跑。历史上这样的例子还少吗?把命运寄托在别人身上,本身就是最大的不安全。 马英九带青年访陆,民间自发组织交流,双城论坛几经波折仍坚持举办,这些都不是官方推动的,而是源自普通人对正常往来的渴望。 文化同根、语言相通、血脉相连,这些东西不是靠立法禁止就能抹去的。 孔子学院可以封,但儒家思想早已融入生活;陆配可以驱逐,但三十多万家庭的情感纽带不会因此断裂。 他搞的那套“认知作战”,无非是想让台湾人相信外面全是敌人,只有跟着他走才有活路。 可年轻人越来越清楚,所谓“武力犯台”的威胁被无限放大,真正影响他们生活的,是房价、薪资、就业和发展空间。 当一个政权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只能靠制造外部敌人来转移矛盾,它的合法性自然会一点点流失。 两岸之间的确有分歧,但解决分歧的方式不该是敌意和对抗。过去几十年,交流带来的红利有目共睹。哪怕现在官方沟通中断,民间依旧在寻找连接的方式。 这才是真正的民意,不是几句“境外敌对势力”的指控就能掩盖的。 历史不会因为某个人的言论而改变方向。台湾属于中国,这一事实不会因一时的政治操弄而动摇。和平统一或许漫长,但武力或分裂都绝不是出路。 与其费尽心思编造谎言、依附外力,不如正视现实,回到对话的轨道上来。 毕竟,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要的从来不是一个虚幻的“国家”梦,而是一个安稳、有希望的未来。
面对美国要抢走台湾一半芯片产业的勒索,赵少康,刚刚向大陆发出了质问:“你们为什么
【65评论】【2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