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快报   俄罗斯强硬宣布:不接受!   俄罗斯国家杜马在2025年10月8

波览历史 2025-10-09 12:15:38

快报!快报   俄罗斯强硬宣布:不接受!   俄罗斯国家杜马在2025年10月8日的表决,给全球核安全拧上了一颗松动的螺丝。当天,这项废除俄美《钚管理和处置协定》的决定以高票通过,俄外交部副部长谢尔盖·里亚布科夫直白表示,继续履约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先得说清楚,这份协议不是普通的外交文件。二十多年前美俄签这份约定时,是想给那些能造核弹的致命材料上把锁。   双方各自拿出34吨武器级钚,约定把它们变成民用核燃料,相当于让上万枚潜在核弹头失去威胁。   这在当时被看作是冷战后最实在的核安全成果,毕竟这些材料要是流出去,后果不堪设想。   但这把锁早就不结实了。俄罗斯在2016年就停了履约,理由是美国在欧洲搞反导系统,威胁到自己安全。   而美国那边更离谱,承诺建的处理工厂修到七成烂了尾,钱也没再投,摆明了没把这事当回事。   这几年双方互相拆台,之前的《中导条约》《开放天空条约》都先后作废,这次的钚协议不过是跟着掉进了“协议坟场”。   俄方这次彻底掀桌子,直接导火索藏在乌克兰问题里。   今年8月,俄罗斯总统普京和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安克雷奇见了面,本来聊得还行,多少给乌克兰问题的调解留了点空间。   可欧洲那边不乐意,紧接着就发声明说要接着给乌克兰撑腰,还得“拼到最后一个乌克兰人”。 到了10月,欧盟又给乌克兰送了一笔援助,一半的钱都用来买无人机了。   更关键的是欧洲的钱从哪儿来。他们冻结了俄罗斯几千亿欧元的资产,现在打算用这些资产产生的利息给乌克兰买单,说是每年能凑出三十亿欧元。在俄罗斯看来,这跟抢没区别。   克里姆林宫早就放话,敢动资产就对等报复,把欧洲企业在俄的资产收归国有。   现在核协议说废就废,就是把这种对抗从经济领域延伸到了核安全领域,意思很明确:你们不让步,我也不会在关键问题上妥协。   欧洲以为这样能拿捏俄罗斯,其实是给自己挖了坑。那些被列入报复清单的欧洲企业已经慌了神,德国的制造业工厂暂停了扩建,法国的能源公司被要求上报所有资产,生怕哪天就被俄方接管。   比利时更是坐立难安,因为大部分冻结的俄资产都存在当地的结算系统里,真要是被报复,损失根本算不清。   更要命的是信任崩塌后的连锁反应。以前大家觉得把钱和资产放在欧洲安全,现在欧洲动了别人的资产,以后谁还敢放心把钱投过去。   有网友说得实在,“今天能冻俄罗斯的,明天说不定就冻别人的”。   这种担忧已经反映在市场上,欧洲跨国公司的股价跌了不少,评级机构也下调了俄罗斯市场的风险评级,资本都在悄悄往后退。   核协议作废带来的影响,还不止美俄欧这三方的博弈。全球大多数国家都是无核国家,他们本来就怕核武器的威胁,现在管核材料的规矩没了,这种不安只会更强烈。   中国在今年5月的国际会议上就明确表态,无核国家承担了不发展核武器的义务,就该享有不被核威胁的权利,还呼吁各国签个法律文书来保障这事。   不光是中国,巴西、南非这些新兴国家也在呼吁搞多边军控。以前核安全都是美俄说了算,现在这两国自己把规矩砸了,新兴国家自然想站出来补空缺。   他们不想选边站,更不想被卷进美俄的对抗里,推动新的国际规则成了最实际的选择。这种变化很重要,意味着全球安全治理不再是少数大国的独角戏。   再看俄罗斯国内,这次废除协议的决定几乎没遇到阻力,国家杜马主席沃洛金都说“早就该废了”。   这说明不是普京一个人的决定,而是俄罗斯上下的共识。从2016年暂停履约到现在立法废除,俄方走的每一步都经过盘算,既是对美欧的反制,也是在巩固国内的团结。   里亚布科夫把责任推给欧洲,其实也是在告诉国际社会,俄罗斯不是主动破坏规则的一方。   现在就等俄罗斯议会上院和普京签字,协议就算正式作废了。   34吨核材料的处置没了约束,欧洲企业在俄的资产面临被没收的风险,新兴国家还在琢磨怎么推动新规则。这一连串的连锁反应,比协议本身的终结更值得关注。   有人说这是核安全的“警钟”,也有人觉得只是大国博弈的常规操作。   这份核协议的作废,会让更多国家开始为自己的安全打算吗?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来评论区聊聊。   信息:俄国家杜马投票废除俄美钚处理协定 2025-10-08 19:05·京报网

0 阅读:159

猜你喜欢

波览历史

波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