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国防部被迫承认:我方“威尔士亲王”号航母在南海,遭遇中国歼-16战机“极具侵略性的”模拟攻击,因“装备存在代际差距”,被迫撤离。 当时英国国防大臣站在码头拍着胸脯,说这是要让世界看看英国的全球部署能力,副大臣也跟着搭腔,把这次行动比作重返印太的宣言。航母指挥官更直接,直言要给盟友传递 “强有力的信息”。 为了撑场面,编队里拉来了挪威和加拿大的护卫舰凑数,毕竟英军自己凑不齐像样的护航力量。这艘叫 “威尔士亲王” 的航母,本身就是本 “故障说明书”。服役没几年,先因消防管道破裂泡水,后来横渡大西洋时螺旋桨联轴器断了,拖回港口才发现左右螺旋桨轴都没对准。 算下来服役一千多天里,只有两百多天在海上转,其余时间不是在修就是在等零件,甚至还当过姊妹舰的 “备件库”,拆自己的零件给别人用。这次出发前,连舰艏的船锚都是从别的航母上拆来的。 闯南海的时候,它大概是想找回点面子。可雷达屏幕突然一片雪花的那一刻,所有底气都泄了。几架歼 - 16 已经抵近防空圈,机翼下的反舰导弹挂架看得清清楚楚。 这些战机一会儿以大角度爬升抢占高度,一会儿快速俯冲锁定甲板,尾迹在天上绕成了网,座舱里的警报声吵得英军飞行员脑壳发疼。更难堪的是还手无力。 航母上的 F-35B 本该是主力,却连关键导弹都没配上。英国自己的 “长矛 - 3” 导弹迟迟没法安装,美国厂商又忙着给别人升级,根本没管它的适配需求。现在的 F-35B 要么只能用空空导弹,要么就得低空扔炸弹,遇上融合了歼 - 20 技术的歼 - 16,连自保都成问题。 歼 - 16 的雷达探测距离比它远八十公里,电子战吊舱还能压制两百公里内的目标,英舰的通信系统一度只能靠卫星应急。有消息说,歼 - 16 特意飞到航母防空圈的薄弱处悬停,等于明晃晃地展示 “你的软肋我摸透了”。 这比真开火更打脸,因为英军很清楚这种代差意味着什么 ——F-35B 低空投弹就是送人头,没有远程导弹又打不着对方,完全成了中看不中用的摆设。反观歼 - 16,平时都是跟歼 - 10 搞实战化对抗,抢阵位、反跟踪一套动作行云流水,对付没准备的编队手到擒来。 没等对峙结束,“威尔士亲王” 号就加速往新加坡方向撤了,对外只说 “战术调整”。可港口的照片藏不住破绽:甲板上的 F-35B 乱作一团,船员们忙着检修故障雷达,哪有半分 “胜利者” 的样子。 直到《泰晤士报》捅破真相,英国国防部才硬着头皮承认,字里行间全是遮遮掩掩的窘迫。消息一曝光,英国国内炸了锅。议会里骂声一片,有议员算过账,这艘航母花了 31 亿英镑,到头来成了国际笑话。 网友更直接,说不如把船卖了修地铁,别再出去丢人现眼。毕竟大家都记得,之前花五十多亿英镑搞的装甲车,十几年了还没法服役,噪音大到能震坏士兵神经,英军的装备问题早不是秘密。 从高调启航到狼狈撤离,不过短短几个月。那些出发前的豪言壮语,最终变成了 “战术调整” 的托词。装备的代差摆着,连基本的战备都成问题,再响亮的口号也撑不起场面。 这事儿说到底,就是实力说了话。你觉得英军这次撤离是早有预谋,还是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为什么中国开始对美国步步紧逼,因为我们看透了苏联解体的本质,而现在,我们正在让美
【6评论】【1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