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您看见一位外地来的女学生模样的姑娘了吗?” 1925年8月的一天,广州街头,一位英气勃勃的年轻军官急得满头大汗,逢人就比划着问…… 这位军官,正是日后大名鼎鼎的陈赓将军。而此刻,他人生中一项看似简单却至关重要的任务,彻底搞砸了——他把今天要结婚的新娘子,给接丢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新娘又是谁呢? 原来,这天是周恩来和邓颖超喜结连理的日子。当时的周恩来是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风华正茂;邓颖超则刚从天津南下,是一位充满革命热情的新女性。他们的婚礼非常简单,只打算请几位亲密战友吃个便饭,算是见证。 接新娘这个“美差”,自然落到了机灵幽默、与周恩来关系亲近的陈赓身上。陈赓拍着胸脯打下包票,保证完成任务。 这天一大早,陈赓特意收拾得利利索索,算好了时间,胸有成竹地赶往邓颖超临时落脚的地方。他心想,稳稳当当地把新娘子接到周恩来面前,这该是多有面子的一件事! 可当他兴冲冲地赶到时,却傻眼了——屋子里空荡荡的,只有房东太太在。 “邓小姐啊?她早就出门咯!” “出门了?去哪儿了?”陈赓心里咯噔一下。 “说是直接去吃饭的地方了呀!” 陈赓一听,脑袋“嗡”的一声。新娘子自己走了?这还了得!他二话不说,扭头就往约定的餐馆跑,一路上又是懊恼又是纳闷:自己明明没迟到,怎么新娘子反而先走了呢? 等他上气不接下气地冲进餐馆,一眼就看到周恩来身边,那位穿着朴素旗袍、正微笑着和大家说话的,不就是邓颖超吗! 陈赓瞬间僵在门口,满脸通红,张着嘴却说不出话,那副窘迫的样子,把在场的人都逗乐了。 “好你个陈赓!让你去接新娘子,你倒好,自己跑来看热闹,让新娘子自己走来了?”战友们纷纷起哄开玩笑。 邓颖超见状,赶紧笑着替他解围:“不怪陈赓同志,是我估摸着时间还早,想着路上人多,就自己先慢慢走过来了。”她的体贴和周到,立刻化解了陈赓的尴尬。 周恩来也笑着招呼他:“快来坐下吧,就等你了。不过你这个接亲的,把主角接丢了,待会儿可要罚酒三杯!” 陈赓这才松了一口气,不好意思地挠着头坐下,连连说:“该罚!该罚!” 一场因“错过”而引发的风波,就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过去了。没有隆重的仪式,没有华丽的排场,但这个因为陈赓的“失误”而更加令人印象深刻的小插曲,却成了周恩来与邓颖超革命爱情中一段充满烟火气的佳话。 多年以后,陈赓大将回忆起这段往事,依然会爽朗地大笑,并打趣道:“我陈赓这辈子接过无数任务,就数接邓大姐这次最‘失败’,但也最开心!”
如何看待“历史进入了垃圾时间”这一观点?
【1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