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快报! 乌克兰刚刚宣布了 2025年10月8日,乌克兰议会宣布通过一项

追风小小四 2025-10-09 00:04:32

快报!快报! 乌克兰刚刚宣布了 2025年10月8日,乌克兰议会宣布通过一项决议,确认在战时状态下,乌地方政府机构将继续履行职能,确保地方工作不中断。 乍一看这决议特实在,毕竟打仗这几年,地方政府早成了“民间顶梁柱”——东部炸了电网,是乡镇干部带着电工连夜抢修;南部难民涌来,靠市县机构协调住处和物资;连前线士兵的冬衣、绷带,不少都是地方政府发动商户凑出来的。可细琢磨就发现不对劲,这纸决议更像给中央政府“补漏洞”的,压根没解决地方最头疼的问题。 核心的猫腻藏在“权力平衡”里。2014年之后乌克兰搞了 decentralization 改革,把不少财权、事权都下放到地方,这才让基层有能力扛住战争初期的混乱。但自从2022年宣布战时状态,中央直接把地方的行政体系改成了“军事管理模式”,地区和区县的负责人自动变成军事行政长官,连地方预算里的个税收入都被划走充作军费。现在议会说“让地方继续履职”,却绝口不提把被收走的权力还回去,等于只给任务不给工具。 更讽刺的是决议里那句“地方选举不可行”。表面看是战时特殊情况,实际成了中央拿捏地方的抓手。要知道现在乌克兰人对地方政府的信任度稳定在50%,反而对中央政府的信心最近第一次出现了下滑。老百姓认的是能帮他们解决问题的基层干部,可中央借着“战时特殊”,既不允许选举换血,又不断收紧管控,这哪是“保障履职”,分明是怕地方脱离掌控。 地方政府早被中央的“吸血式管控”逼得没脾气了。基辅为了凑军饷,一再调整税收分配,把本该留给地方搞民生的钱挪走,导致不少城市连垃圾清运、路灯维修的钱都凑不齐。有西部城市的市长私下抱怨,一边要响应中央号召接收难民,一边拿不到配套资金,只能自己去跟企业化缘。这种“既要又要”的管理方式,早让基层和中央的矛盾越来越深。 决议里没提的还有“透明度”问题。战时状态下,地方出台不少政策都不用公开,看似是提高效率,实则给了权力寻租的空间。有媒体曝光,有些地区的军事行政长官借着“调配物资”的名义,把救援食品、药品优先分给自己的亲信,而真正的难民却领不到补给。议会只说“让地方干活”,却不提怎么监督,这漏洞简直明摆着。 说穿了,这纸决议就是中央政府的“维稳公关”。现在乌克兰全靠基层撑着后方,要是地方机构真垮了,前线士兵没人管后勤,老百姓没人管民生,整个国家的抵抗力都会崩掉。中央心里门儿清,才赶紧出台这么个决议稳住地方,可又舍不得放弃战时的集权管控,只能玩这种“只给名分不给实权”的把戏。 要是真想让地方好好履职,根本不用搞这种虚头巴脑的决议。把划走的预算还回去,给地方更多自主调配资源的权力,再建立透明的监督机制,比一百句“确保履职”都管用。现在这样光喊口号不解决实际问题,迟早会让基层彻底寒心。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乌克兰局势 乌克兰问题 乌克兰 乌克兰人口问题 基辅安全形势 基辅援乌大会 基辅断电

0 阅读:103

猜你喜欢

追风小小四

追风小小四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