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0年,朱元璋要对丞相胡惟庸痛下杀手,胡惟庸情急之下痛骂朱元璋:“朱和尚,你这是在卸磨杀驴!你忘恩负义!”朱元璋闻言,拍案而起,怒道:“朕杀的就是你,我还要诛你的九族。”胡惟庸一听,当场吓晕。 权力的巅峰往往也是覆灭的开始。当年胡惟庸敢于当面怒骂朱元璋”卸磨杀驴”,这句话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恩怨情仇?一个丞相为何会在皇帝面前如此失态,又为何听到”诛九族”就当场昏厥?这场君臣对决的背后,藏着明朝政治史上最血腥的权力清洗。 说起胡惟庸这个人,其实挺有意思的。他原本就是个普通的濠州定远人,跟后来的韩国公李善长是老乡。1355年看到朱元璋势头不错,就主动投靠了。这人最大的本事就是会察言观色,从元帅府奏差一路爬到丞相,可以说是典型的投机分子。 胡惟庸能当上丞相,说白了就是个意外。1370年李善长病了要辞职,朱元璋本想让刘伯温接班,但刘伯温这人聪明啊,知道淮西集团不好惹,死活不肯干。杨宪倒是接了,结果刚上任一个月就被朱元璋给咔嚓了。朱元璋一看,手底下能用的人真不多,胡惟庸虽然人品不咋样,但办事能力还行,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让他当了丞相。 当了丞相的胡惟庸立马就飘了。这家伙开始拦截各地送来的奏折,只要发现对自己不利的就扣下不报。各地官员为了升官发财,都往他那儿送钱送礼,胡惟庸也来者不拒,家里的金银财宝堆得跟小山似的。 1379年发生了一件事,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胡惟庸的儿子坐马车出门,结果不小心坠马死了。按说这是意外,但胡惟庸怒火冲天,直接把马夫给杀了。朱元璋知道后要求胡惟庸偿命,这家伙不但不答应,还想用钱摆平。这下朱元璋彻底看清了胡惟庸的嘴脸。 更要命的是占城国使臣进贡的事。胡惟庸居然敢把外国使臣扣下不报告皇帝,这已经不是一般的越权了,简直是在挑战皇权。幸好一个太监无意中撞见了,赶紧报告给朱元璋。皇帝当时就怒了,这不是明摆着要架空他吗? 接下来就是连环爆雷。朱元璋发现胡惟庸毒死了刘伯温,右丞相汪广洋知情不报也被赐死。汪广洋的老婆一听丈夫死了,直接上吊殉情。朱元璋一查,发现这女人原来是被没收的官员家属,按规定只能分给功臣,文臣哪来的资格?这说明胡惟庸的权力网络已经渗透到各个角落。 1380年春天,胡惟庸玩了个大的。他说自己家里冒出了醴泉,邀请朱元璋去看,还说这是大明的祥瑞。朱元璋带着人马浩浩荡荡地去了,结果走到西华门,一个叫云奇的太监突然冲出来拦住皇帝的马,指着胡惟庸家的方向,紧张得说不出话。 朱元璋立马意识到不对劲,带人爬上城楼一看,好家伙,胡惟庸府里藏着一大堆武装人员,刀枪林立,这是要造反的节奏啊。 胡惟庸被抓后,在刑场上彻底崩溃了。这家伙对着朱元璋破口大骂,说什么”朱和尚,你这是卸磨杀驴,忘恩负义”。朱元璋听了直接炸毛,拍桌子站起来就吼:“朕杀的就是你,我还要诛你九族!”胡惟庸一听”诛九族”三个字,当场就吓晕过去了。 胡惟庸死了,但事情远没结束。朱元璋借着这个案子大开杀戒,前前后后十年时间,杀了三万多人。连开国功臣李善长都没逃过,说他跟胡惟庸”交通谋反”,全家七十多口人全被砍了。宋濂这样的文人也被牵连,虽然马皇后求情保了命,但全家被流放到四川,宋濂在路上就病死了。 这场大清洗彻底改变了明朝的政治格局。朱元璋趁机废除了丞相制度,把所有权力都收归皇帝一人掌握。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哪个大臣敢挑战皇权了。 胡惟庸案说到底就是一场权力游戏。胡惟庸这人确实有才能,但他的贪婪和野心注定了他的结局。朱元璋虽然手段残酷,但从巩固皇权的角度来说,他的选择也算是理性的。只是这场政治清洗的代价太大了,三万多条人命,其中有多少是无辜的,恐怕只有天知道了。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权力斗争的残酷从古至今都没变过。胡惟庸的”卸磨杀驴”四个字,道出了多少臣子的心声?你觉得朱元璋的做法是对是错?在权力面前,忠诚和背叛的界限又在哪里?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聊聊自己的看法。
大明最传奇的皇后:朱瞻基的第二任皇后、朱祁镇的生母孙皇后!大明王朝最为传奇的皇后
【2评论】【12点赞】
无聊的人
朱元璋的问题是株连太多,其实杀的那些所谓功臣没几个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