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不住北京压力?特朗普要求赖清德把美台“海龙蛙兵”从与厦门仅一线之隔的金门后撤,

地缘历史 2025-10-08 16:48:44

顶不住北京压力?特朗普要求赖清德把美台“海龙蛙兵”从与厦门仅一线之隔的金门后撤,全部移防到澎湖。台媒分析:恐怕与两岸关系敏感的政治因素有关。   谁都知道,金门不是“训练场地不足”,是台海地缘博弈的火药桶。距离厦门不过数公里,岛上驻扎的“海龙蛙兵”一度被视为台军三栖突袭的尖刀部队。   可现在,这把“刀”被特朗普亲手送回了刀鞘里。   金门的“海龙蛙兵”撤了,美军也乐得不再轮换协训,连训练任务都可以顺手改个地方,省事又省麻烦。   可岛内最该紧张的,偏偏还在用“练兵需要”来搪塞,完全不敢面对背后那只压在脖子上的大手。   外界传得沸沸扬扬,说是赖清德怕了,其实是特朗普先怕了。   今年2月,台军开始悄然撤出金门,“海龙蛙兵”主力400人全部转移到澎湖,训练中心留守,马祖只剩哨兵。   时机选得巧,不偏不倚,刚好踩在中美经贸谈判的节骨眼上。台媒嘴上说是战术调整,实则是在为美方腾路。   7月谈判进入关键期,美方突然对台加税32%,赖清德连“过境”美国都遭冷遇。美军协训撤出金门,只是这盘棋的第一颗子。   那位总爱自称“交易总统”的特朗普,确实又做了一笔漂亮交易。   撤防金门,等于是在台海前线主动收手,释放善意;而将“海龙蛙兵”移防澎湖,又可保留战力,不至于完全示弱。   中方看在眼里,心知肚明。台海不是伊拉克,美军不敢碰的地方,从来不缺变通方式。   特朗普知道,台独再闹,也不能坏了谈判这盘大棋。撤的不是兵,是风险,是误判的可能,是北京的怒火。   问题是,赖清德看懂了吗?还是说,他根本没得选?撤防决定传出后,岛内舆论炸了锅。   蓝营看得直白:“脱中入北”彻底破产,连最前线都守不住,还谈什么“抗中保台”?绿营则继续硬拗,说是“战略重布”,不提金门与厦门之间那条细如发线的现实距离。   军方嘴上说训练场地不足,却不敢提美军协训早已引发大陆严重关切。   去年美国媒体炒作“美军常驻金门”,大陆军演随即压境,今年干脆不演了,直接“请”你们走。   而最寒心的,是一群训练淘汰率高达80%的“海龙蛙兵”。   他们曾是台军“不对称战力”的象征,配备美式水下推进器、无人机,连任务都带着“对岸渗透”的意味。   可现在呢?被挪到澎湖,距离大陆远了一大截,训练节奏一变,战术意义也就不再。   美军协训也变得敷衍,连“出差”性质都嫌太明目张胆。撤出金门后,美军连来都懒得来了。看似还在协训,实则已经撤干净了。   一场政治交易,换来的是“战略收缩”,但代价谁来埋单?台湾的安全感,越来越依赖美国的善意,而不是自身的防卫韧性。   可问题是,美国从来不是慈善家。台积电被迫赴美设厂,关键技术几乎拱手送出。   F-16V军售案被无限期搁置,岛内军方急得团团转;10亿美元军援法案通过了,可里面的内容,却尽是美军自家库存的“二手货”。   赖清德被当成了棋子,还不自知,依然高喊“深化台美关系”,却连金门都守不住。   大陆却没闲着,既有震慑,也有“怀柔”。   军事上不动声色,却实打实推出金融支持福建的“12条措施”,招招都对台胞开放,招招都绕过当局直接作用于民心。   你撤了“海龙蛙兵”,大陆就摆出“融合发展”的新招。   国台办多次声明,要“依法惩治‘台独’顽固分子”,可另一边却在推动两岸经济联结,这种一手硬一手软的打法,恰恰击中了赖清德当局的软肋。   台海局势的焦点,正在从军事对峙,转向战略心理战。特朗普玩的是“以退为进”的大棋,既能缓解大陆压力,又不真正放弃台湾这张牌。   而赖清德却陷入了“得寸进尺”的误判,以为美国撤的是兵,其实撤的是信号。   美方一再用模糊政策测试北京底线,一边删除“不支持台独”的表述,一边又说“期待和平解决分歧”,嘴上说和平,手上却掏出军援法案。   这种“打左灯右转”的策略,岛内民众早已看穿。   岛内最清醒的,还是普通民众。“台积电赴美”成为全网最热话题,95%的网友一针见血:“全盘皆输”。   他们不再相信美国的承诺,也不再信赖当局的操盘。   撤防金门之后,绿营声望再度下滑,79.5%的施政不满意度像一座山压在赖清德头上。   可即便如此,他依然选择紧抱美国大腿,用一纸又一纸的“合作备忘录”换取虚无的安全感。   而特朗普则早已为“弃台”做足了准备。   撤金门只是第一步,下一步会不会是澎湖?再下一步,会不会连“协防台海”的口头承诺都撤了?没人知道。   但可以确定的是,美国不会为台湾打一场战争,更不会为了“海龙蛙兵”得罪北京。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地缘历史

地缘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