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直击:50元的“价格盲盒”,消费者成了冤大头 10月4日,凌女士和家人在连

自由芒果 2025-10-08 15:31:50

现场直击:50元的“价格盲盒”,消费者成了冤大头 10月4日,凌女士和家人在连州某牛杂店用餐,墙上明码标价的菜单显示每串牛杂价格。可结账时,账单总额却比预期多出50元。当她提出质疑,店家竟轻描淡写:“国庆整条街都涨价,我们每串加收1元。”更离谱的是,凌女士要求查看新价格时,店家直接当着她的面,用笔在墙上菜单的“每串价格”旁添了“+1元”的手写标注,还撂下一句:“你去举报吧!” 这一幕被凌女士拍下发到网上,瞬间引爆舆论。网友纷纷吐槽:“明码标价是摆设吗?”“涨价可以,但得提前说啊!”“现场改价,这是把消费者当傻子?”连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也迅速介入,10月7日发布通报:该店虽公示了基础价目表,但未提前告知国庆期间涨价信息,已责令退回多收的50元,并罚款3500元。 商家“小聪明”,砸的是自己的招牌 店家的操作,看似“精明”,实则愚蠢。根据《价格法》,经营者必须明码标价,价格变动需提前公示。这家牛杂店倒好,墙上贴着旧价目表,结账时临时加价,还现场改价,这不是“宰客”是什么?更讽刺的是,店家还振振有词“整条街都涨价”,仿佛“跟风”就能免责。可市场规则从来不是“法不责众”,消费者更不会为商家的“从众心理”买单。 现实中,类似的操作并不少见。有的景区餐馆节假日突然翻倍涨价,有的酒店临时加收“服务费”,甚至有的商家直接撤掉旧价目表,手写新价贴上去。这些行为,本质上都是利用信息不对称“薅羊毛”。可消费者不是待宰的羔羊,一次被坑,下次绝不会再来。就像网友说的:“这家店我记住了,以后绝对绕道走!” 监管亮剑:3500元的罚款,是警示更是底线 连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处罚,可谓“快准狠”。50元的退款,是给消费者的交代;3500元的罚款,是给商家的警钟。更关键的是,监管部门还“举一反三”,对全市经营主体展开排查,坚决打击乱涨价、乱收费。这种态度,值得点赞——节假日不是“宰客季”,市场规则更不会因“过节”而打折。 事实上,商家想在节假日多赚点,本无可厚非。但赚钱的前提是合法合规、明码标价。比如提前在菜单标注“节假日每串加收1元”,或者口头告知消费者价格变动,大多数顾客都能理解。可若像这家牛杂店一样,藏着掖着、临时加价,甚至现场改价,那不仅是违法,更是对消费者权益的公然挑衅。 写在最后:诚信经营,才是长久的“生意经” 这场闹剧,暴露的是个别商家的短视。他们以为,节假日人多,消费者“不差钱”,随便涨点价也没关系。可他们忘了,如今的消费者越来越精明,一次被坑,口碑就塌了,生意也黄了。就像那句老话:“金杯银杯,不如消费者的口碑。” 评论区聊聊:你遇到过节假日被“临时加价”的情况吗?是选择忍气吞声,还是坚决维权?或者你觉得商家节假日涨价,多少幅度你能接受?说出来,你的经历或许能帮更多人避开“价格陷阱”。毕竟,维护市场秩序,需要每一个消费者的较真。 来源:头条热搜

0 阅读:38

猜你喜欢

自由芒果

自由芒果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