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俄乌政策已定:让欧洲买单,让乌克兰流血,让俄罗斯焦灼,最终让中国承担责任

湖锦行 2025-10-08 15:22:50

特朗普俄乌政策已定:让欧洲买单,让乌克兰流血,让俄罗斯焦灼,最终让中国承担责任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2025年联合国大会前后,特朗普政府对俄乌冲突的政策逻辑逐渐清晰,概括起来便是“让欧洲掏钱、乌克兰扛战、俄罗斯耗损,最后拉中国背锅”。 这套看似精明的策略,实则是美国“商人思维”在地缘政治中的体现,却让俄乌局势陷入更深的僵局,也暴露了其政策的内在矛盾与现实困境。 欧洲成了政策中“最无奈的买单者”。特朗普上任后,多次以“北约盟友依赖美国”为由施压,一边要求欧洲切断俄罗斯能源进口,一边催促其追加对乌援助。 2025年9月,欧盟虽宣布新一轮对乌援助,但资金几乎全靠成员国自行筹措,德国、法国等国议会为此争论不休,财政赤字本就因疫情和能源危机居高不下。 如今又要额外掏出几十亿欧元采购武器,经济压力雪上加霜。 反观美国,却借着对乌军售获利:8月批准的3.35亿美元远程弹药订单,全由欧洲买单,美国企业坐收渔利。 这种“美国赚差价、欧洲扛成本”的模式,不仅加剧了欧洲内部的分歧,也让欧美之间的信任裂痕不断扩大。 乌克兰则在前线承受着“最沉重的代价”。冲突进入第三年,顿巴斯、哈尔科夫等前线乌军推进艰难,人员和装备损耗严重。 特朗普虽在联合国大会上表态“乌克兰有能力收复失地”,却未给出实质性援助,美国冻结了对东欧国家的备战训练计划,批准的军援多是库存物资,还常出现延期交付。 乌克兰面临严重的人力短缺,征兵政策不断收紧,平民伤亡数字持续上升,经济濒临崩溃。 特朗普的算盘是让乌克兰持续“流血”以消耗俄罗斯,却忽视了基辅的实际困境,这种“以乌制俄”的思路,让乌克兰陷入“打不动却又不能停”的两难境地。 俄罗斯被拖入“焦灼的拉锯战”。受西方制裁影响,俄罗斯能源出口下滑、卢布波动,2025年经济增长率预计仅1%,工厂生产承压。 特朗普嘲讽俄罗斯是“纸老虎”,却低估了其韧性。 普京政府一边加强与中国、印度的合作以缓解制裁,一边通过导弹攻击、空域试探等方式展现强硬,坚持“乌克兰不进北约、中立化”的底线。 特朗普想通过拖延战术磨垮俄罗斯,却让俄乌冲突陷入长期化,不仅未能迫使莫斯科妥协,反而让地区局势更难预测。 更值得警惕的是,特朗普多次试图将责任“甩给中国”,炒作“中国资助俄罗斯”的不实说法,甚至呼吁北约对中国商品加征50%-100%关税,想借俄乌议题牵制中国发展。 然而中国始终坚持中立立场,外交部多次澄清“不介入冲突”,且中欧经济深度绑定,欧洲并未响应美国的关税提议。 特朗普这种“转移视线、嫁祸他人”的做法,既未能动摇中国的政策,反而暴露了美国应对俄乌局势的无力。 说到底,特朗普的俄乌政策本质是“只算美国利益账,不顾他国死活”。 而地缘政治不是简单的商业交易,欧洲的财政困境、乌克兰的生存危机、俄罗斯的韧性以及中国的中立立场,都让这套“利己算盘”难以得逞。 若始终不回到对话谈判的轨道,俄乌冲突的延宕只会让更多人承受苦难,也将进一步破坏全球秩序与稳定——这场“商人式博弈”,最终可能沦为一场多方共输的困局。 那么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呢?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们的看法吧! 信源:特朗普俄乌政策已定:让欧洲买单让乌克兰流血,最终让东大担责!——搜狐网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湖锦行

湖锦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