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应该评选感动中国的人物!”2020年,52岁男子临终前,将16岁的智力障碍儿子托付给自己的挚友,而挚友为了让男子走的安心,拍着胸脯保证:“只要有我一口饭吃,就不会让他饿着!”转眼5年过去,现在小熊的变化让人泪目! 小熊是先天智力障碍,平常吃饭穿衣都得有人盯着,生活上离不了人长期照顾。 朋友在世的时候,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给小熊做早饭,熬得软烂的粥,配着小熊爱吃的小菜,就怕小熊咽着。 小熊穿衣服慢,扣子总扣错,朋友就耐着性子帮他理好衣领,一个扣子一个扣子教他扣。 有时候小熊情绪不好,哭闹着不肯吃饭,朋友也不生气,就抱着小熊坐在门口,指着天上的云跟小熊说话,等小熊情绪缓过来了,再慢慢喂饭。 可如今朋友不在了,这小熊连顿热饭都未必能按时吃上,更别说好好照顾自己了。 弥留之际,朋友拉着杨先生的手,力气越来越小,话都说不利索了,眼神里的担忧和托付,他比谁都懂。 杨先生回到家,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抽了好几根烟,琢磨了好几个晚上。 他想,朋友一场,不能眼睁睁看着小熊没人管,最后还是下定了决心,把小熊接到自己家里,当成亲生儿子一样照顾。 他对朋友说:只要自家锅里还有一口吃的,就绝不会让小熊饿着肚子。 可这决定真不是随口说说那么容易。 杨先生自己也有家庭,家里有媳妇,还有正在上学的小熊。 多添这么一个需要特殊照顾的娃,往后的日子肯定得变个样。 杨先生原本还担心媳妇会反对,毕竟这事儿确实会给家里添不少麻烦。 没成想,他跟媳妇把想法一讲,媳妇没多犹豫就点了头。 小熊刚到新家那天,显得特别不安。 杨先生知道,这小熊突然离开熟悉的家,到了一个全是陌生的地方,心里肯定又怕又慌。 夫妻俩没再说话,就坐在旁边陪着,让小熊自己慢慢适应。 接下来的日子,夫妻俩就用行动一点点暖小熊的心。 媳妇每天变着花样给小熊做吃的,知道小熊爱吃软一点的面条,就把面条煮得久一点,还在里头卧个荷包蛋。 杨先生每天下班从饭店回来,也不着急歇着,总会坐在小熊旁边,陪小熊看看电视里的动画片,或者拿几张画纸教小熊画简单的小动物。 他们从不强迫小熊说话,也不催小熊马上适应,就给小熊足够的时间。 慢慢的,小熊紧绷的肩膀放松了,再递给他水果的时候,他会伸手接了;有时候看到窗外的小鸟飞过,还会用手指指,让杨先生看。 可杨先生和媳妇年纪越来越大,不可能一辈子都陪在小熊身边。 他还这么年轻,往后的路还长着呢,总不能一直靠着别人照顾。 最要紧的,是让小熊学会自己照顾自己的本事,哪怕只是最简单的吃饭、穿衣,也得让小熊自己能做。 杨先生在镇上开了家小饭店,平常店里不忙的时候,就从最基础的事儿教小熊。 先是教小熊自己吃饭,小熊的手劲控制不好,碗总往下滑,杨先生就坐在小熊对面,握着小熊的手,一遍一遍教他怎么用力;筷子夹不住菜,杨先生就先让小熊夹豆子,练熟了再夹菜。 然后又教他洗碗、切菜、待人接物。 让人高兴的是,小熊虽然学得慢,但是却特别认真。 他好像能感受到杨先生的好意,学的时候眼睛一直盯着杨先生的手,生怕漏掉一个动作。 有时候杨先生教完一遍,小熊会自己再练好几遍,直到差不多能做好才停下。 半年过去,小熊已经能自己端着碗吃饭,衣服也能自己穿好,甚至还能给客人上菜。 这些进步看着不大,可杨先生每次看到,心里都跟吃了蜜似的,觉得这么久的付出没白费,也看到了盼头。 此外,杨先生每个月还会帮小熊存点钱,再加上他的低保金,以后的生活也不用再让人担心了。 其实,这事儿没有啥轰轰烈烈的场面,也没有啥惊天动地的举动,最打动人的,就是杨先生夫妻俩日复一日的坚持。 他们没说过啥豪言壮语,只是每天做好三顿饭,看着小熊吃饱;没做过啥特别的事,只是每天陪着小熊,教小熊一点小技能。 那份对朋友的承诺,就是用每一天的实际行动在履行。 如今,这特殊的一家子还过着平平淡淡的日子。 杨先生夫妻俩的愿望也特别简单,就是盼着小熊再大一些的时候,能完全照顾好自己,不用再让人时时刻刻操心。 其实这世界之所以让人觉得温暖,就是因为有很多像杨先生夫妻俩这样的普通人。 他们没做啥了不起的大事,只是用最朴实的方式,守着心里的那份情义,护着身边需要帮衬的人。 一句承诺,就是一辈子的责任,这就是咱们心里最看重的信义。 有这样的人在,日子就总有股子暖意,也总有让人安心的力量。 来源:第一眼新闻
回乡下老家时亲戚问我工资,我说8000,妻子不上班,第二天整个村子传开了,都说我
【8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