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警告下任国民党主席,“维持现状”不可持续,必须谈统一?马英九幕僚萧旭岑抛出三大观点,强调推动统一国民党主席的“宪法义务”,并认为国民党主席选举派系不灵了,自主党员定胜负,两岸路线成郑丽文对抗郝龙斌的关键。不过,萧旭岑观点是否代表马英九表态,值得后续观察。马英九此前表态“是时候世代交替”,显示他并不支持属于“老一辈”的郝龙斌。 此次选举的33万有效党员中,黄复兴党部裁撤后自主党员比例激增至六成以上。传统派系“票仓”出现裂痕——郝龙斌虽获县市派系与数十位台军退将联名支持,但地方“头人”的承诺含金量大幅缩水。 一位参与选举操盘的国民党中常委透露:“过去派系能开出七八成选票,现在连五成都难保证,年轻人根本不买账。” 这种变化在民调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内部流传的加权民调显示,郑丽文与郝龙斌支持率在误差范围内紧咬,但若还原自主党员占比更高的原始数据,郑丽文优势明显。 她的竞选团队在社群平台发起“两岸路线辩论会”,吸引超10万党员参与,而郝龙斌的“维持现状”论述仅获2万次互动。 更耐人寻味的是,台中市长卢秀燕作为党内“风向标”,至今未明确表态支持任何一方,其幕僚私下坦言:“现在谁敢押注派系?搞不好明天自主党员就集体转向。” 萧旭岑特别强调,国民党主席选举已从“组织战”转向“路线战”。郝龙斌在政策白皮书中提出“不台独、不统独、维持现状”,却遭前民代郭正亮批评:“这种表述连国民党特色都丢了,和民进党有什么区别?”反观郑丽文,虽因“有意拜访日本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言论引发争议,但其竞选核心始终围绕“重启国共论坛”“落实九二共识”展开。 这种差异在基层党员中引发激烈讨论。高雄某眷村座谈会上,一名退役军官直接质问郝龙斌:“如果当选,敢不敢像洪秀柱那样公开谈统一?”当郝龙斌回避正面回答时,现场响起嘘声。 而郑丽文在屏东的竞选活动中,明确提出“三年内恢复国共高层互访”的具体目标,获得年轻党员热烈响应。国民党青年部统计显示,35岁以下党员对“明确两岸路线”的支持率高达82%,远超对组织票的关注。 马英九此前公开呼吁“老一辈交棒”,被解读为对郝龙斌的间接敲打。这位前主席的考量背后,是国民党在2024年选举中的惨痛教训——当时蓝白合作破裂导致民进党继续执政,暴露出党内“保守势力”与“革新派”的深层矛盾。 萧旭岑提出的三大条件中,“无私奉献2028年大选”“回归党纲党章”“推动蓝白合”,实质是将马英九的执政理念转化为选举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马英九虽未直接批评郝龙斌,但其幕僚频繁点出“宪法义务”“和平统一”等关键词,与郝龙斌的模糊表述形成鲜明对比。 这种策略被国民党智库解读为“以路线划线”:通过强化两岸议题的重要性,迫使候选人明确表态,同时为中生代郑丽文、罗智强创造整合空间。最新消息显示,罗智强竞选团队已与郑丽文阵营接触,探讨“联合竞选”可能性。 萧旭岑特别引用“中华民国宪法”前言,强调讨论统一是主席的“宪法义务”。这一表述迅速引发两岸关注。大陆国台办发言人回应称“欢迎国民党正视历史大势”,而民进党则攻击这是“卖台行为”。 更值得玩味的是,国民党内原本回避统一话题的“立委”,近期开始集体研读宪法条文,某位资深“立委”私下承认:“现在不说统一,连基本盘都保不住。” 这种转变折射出台湾社会民意的微妙变化。台湾民意基金会最新调查显示,42%受访者认为“维持现状不可持续”,较去年上升12个百分点。 马英九阵营显然捕捉到了这一趋势,其幕僚在闭门会议中直言:“现在谁敢提‘不统不独’,就是在帮民进党巩固票源。” 随着10月17日投票日临近,这场选举已超越党主席更迭的范畴,成为检验国民党未来走向的试金石。当派系操控失效、两岸路线成为胜负手,国民党能否真正实现“世代交替”? 郑丽文能否突破争议,将民主党员的支持转化为选票?马英九的“统一提醒”又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选举结果?这些问题的答案,或许将决定蓝营能否摆脱“在野困局”,更将影响两岸关系的下一步走向。 这场选举,您更看好哪位候选人?国民党的两岸路线该何去何从?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
倒计时十天!郑丽文迎来最大考验,马英九、洪秀柱齐发声倒计时十天,国民党主席选
【2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