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俘虏交换后,200多名战士终于回到祖国。他们刚刚跨过边境线,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却突然命令:连长和指导员立刻送上军事法庭,其他人全部就地转业,回家。 这支被俘的部队大多数人是50军150师448团的,并非一线主力。 50军150师在战前才扩编为甲种师,士兵从6000人激增至万余人,新兵比例高达70%,448团部分连队更是高达 83% 为填补干部缺口,部队火线提拔大量军官:老班长升排长,一年兵龄的老兵任班长,连排长普遍晋升半级,这种"拔苗助长"式扩编埋下隐患。 1979年3月11日,他们深入班英地区时,警戒分队竟未发现山脊埋伏的越军精锐部队。 卫生员清晰的记得,那天的雾很大,他们团部遭遇伏击后,枪声一响队伍就散了,新兵们连警惕哪里都不知道,指挥链断裂,前锋部队眼睁睁看着团前指被围攻却坐等命令,错失侧翼反击时机。 随后,150师指挥组更是误判敌情,下令"集中撤退",使千人队伍在盆地成为活靶子。 在弹尽粮绝的绝境中,8连副连长王立新持手榴弹冲入敌阵前高喊"宁可战死绝不投降",而1连连长以及8连指导员冯增敏200多个饿得站不稳的兵,最后无奈举了白旗。 王立新深受50军汉江阻击战传统影响,该军曾在朝鲜战场死守50昼夜,冯增敏考虑的更多是现实问题,新兵射击训练不足,有人紧张得拉不开枪栓。 被俘后,中国士兵在越军战俘营中,每日仅两餐,伤员遭枪决曝尸,指导员汪斌被烙铁电刑折磨5年减重至74斤。 而中国境内的越南战俘却每天有肉蛋奶,月领25元津贴,还能参加蘑菇种植培训班。越方战俘争抢中方所赠物品,甚至有人拒绝遣返。 许世友之所以要将8连连长冯增敏、指导员李和平立即送上军事法庭,将其余遣返战士转业,也有自己的顾虑。 1979年时的解放军已有十余年未经大战,部分部队存在"演习化"倾向。许世友在战前视察时曾批评某些单位"把冲锋号当起床铃",担忧和平环境消磨血性,448团事件恰好触及最敏感神经。 许世友让普通士兵转业回乡,实为保护性措施,山东籍战士尹东海返乡后发现未婚妻改嫁,但最终凭退伍证获得安置,广西的周方军种果树成万元户,反而因祸得福。 至于重罚对指挥官,这样的治军理念不管是现代还是古代都是一样的。 戚继光斩临阵脱逃的亲侄子,美军在阿登战役枪毙逃兵,这都是为了维系组织底线。 在军事法庭上,冯增敏强调了“保全青年生命”,李和平则提交了战地日记,记载士兵中暑休克后无药可救的窘境。 法庭最终援引《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第12条“危急情况下应销毁装备后抵抗到底”,二人分别获刑10年与15年。
1996年,原总政文化部体育处处长王昊回忆:“1944年,陈老总返回延安,与伟人
【3评论】【1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