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2025年9月终止电动车税收抵免后,特斯拉Model 3的销量当月暴跌37%,被迫裁员1.4万人。通用汽车原定2025年投产的电动皮卡项目因成本过高搁浅,其电池供应商LG新能源已暂停密歇根工厂扩建。更讽刺的是,美国市场电动车均价达5.7万美元,相当于普通家庭两年收入,而中国同级别车型仅需2.3万美元。 制造业空心化让美国付出惨痛代价。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每辆车的制造成本比美国低28%,关键电池材料90%依赖中国供应。当美国试图用《大而美法案》封锁中国技术时,福特汽车在密歇根的电池厂因设备关税问题延期半年,导致每辆电动车增加1200美元成本。这种"闭关锁国"政策,让美国电动车产业链陷入"越保护越脆弱"的恶性循环。 贸易壁垒反而加速了美国市场萎缩。2025年1-9月,美国电动车进口量同比下降42%,但本土车企产能利用率不足60%。得克萨斯州经销商发现,滞销的燃油车库存积压达18万辆,而电动车展厅每天仅接待3组客户。这种结构性失衡,让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不得不下调全行业薪资预期15%。 个人认为,美国电动车衰落本质是战略短视的必然结果。当中国通过"市场换技术"培育出完整产业链时,美国却用关税筑墙、用补贴喂僵尸企业。就像用滤网接雨水却堵住源头,最终只能看着水流干涸。这种将商业利益凌驾于产业规律之上的做法,不仅让美国错失新能源革命,更动摇了其制造业立国的根基。
特斯拉ModelYL这个二排座椅舒适性,和其他品牌的6座SUV相比,差距真的太
【1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