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随着英国经济与政治制度现代化的完成,英国文化价值体系的重新整合也已完成。这种整合是以中等阶级及工人阶级向上流社会看齐而完成的,其结果是政治经济的胜利者们并没有取得文化与精神的完全胜利。 整个民族不约而同地向上流社会看齐,并最终成为一种民族文化的心理积淀,这种趋势产生的根源,除了上面已经提到的那些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人们对有深度的生活的追求。在英国,这种有深度的生活,既来源于这个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也来自上流社会对这种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创造。因此,在这个贵族精神未被批判的国度,追求有深度的生活就很容易体现为向上流社会看齐。 具体说来,接受贵族传统影响的英国社会生活的深度,表现于人们向往有节制的工作。把追求闲暇、追求悠闲作为生活中的重要目标。而对闲暇的安排,也是以上等人的方式进行的,如欣赏艺术、赛马、打高尔夫球等等。这种深度显然难于为一般缺少文化教养的人所达到,但同样也蕴含着一种危机,那就是这种生活方式所体现出的价值追求已经违背了新教伦理的基本精神,使最早创立现代生活方式的英国人大发思古幽情,迷恋起工业革命前的田园风光来。无可否认,工业化的确产生了很多弊端,尤其是城市的狭小环境,更是遭到大多数人的厌恶。想回到自然的、保持着田园风光的环境中去生活本也无可厚非,但如果这种生活方式损害了这种生活方式赖以生存的前提,那么,这种生活方式是否有存在下去的可能,也就值得考虑了。 一切以贵族的行为准则为标准,这种取向因中等阶级的向上看齐与工人阶级的向上看齐而逐渐成了英国的社会风尚。这种风尚天长日久,便逐渐形成了英国的所谓绅士风度。这对英国来说既有其特定价值,也有其悲剧性的一面。这种悲剧性就是英国的新兴阶级在经济上政治上开创新领域时,在精神的价值取向方面却未能及时地开创相应的领域。英国人善于妥协,但精神的价值取向的妥协与政治上的妥协却产生了完全不同的后果。政治上的妥协保证了政治发展过程的连续性和平稳性,不致大起大落地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而精神价值取向的妥协却最终让传统势力维持着优势,变革的观念很容易被传统的惯性所战胜。在这个领域中,针锋相对的斗争是必要的,不经过认真的交锋,要确立新的价值观念取向和新的生活方式是不可能的。一个民族如果始终在价值观念取向上向旧的上流社会看齐,最终会对自身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后果。 未经改造的传统毕竟是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发展的。
于是,随着英国经济与政治制度现代化的完成,英国文化价值体系的重新整合也已完成。这
历史并不说事
2025-10-07 15:47:2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