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感恩教育”,为何变成“亲情踩踏”? 据校方10月6日晚发布的说明,这场活动是9月30日高一年级家校共育活动中的“拓展环节”,初衷是“通过身体接触让学生体会父母付出”。可现场视频显示,家长们跪得膝盖通红,孩子们踩得踉踉跄跄。更讽刺的是,多数学生蒙着眼根本不知道脚下是父母,直到摘眼罩才哭成一片。有知情学生爆料:“我们那届是让男同学趴地上,这次直接换家长,太离谱了!” 教育局工作人员10月6日回应称“已收到学生投诉,正在调查”,但网友的愤怒早已炸锅。有人翻出2023年某校“学生趴地让家长踩”的旧闻,怒斥“这种扭曲的教育方式怎么还在传”;有家长哭诉:“我跪着的时候,听见孩子踩过来的脚步声,心都碎了”;更有心理专家警告:“让孩子误以为‘父母的爱需要踩踏来证明’,会摧毁他们对亲情的信任。” 跪下去的,是父母的尊严;踩碎的,是教育的底线 这场闹剧最扎心的,是校方那句“取得家长同意”。可就算家长点头,就能把亲情当“教育工具”吗?一位参与活动的母亲含泪说:“老师让我们跪,说能让孩子记住恩情。可孩子踩过来那一刻,我突然觉得,我们不是在教感恩,是在教他们‘父母的爱可以随便践踏’。” 更荒诞的是,这种“愧疚式教育”早有争议。2022年,某小学让学生跪地给父母洗脚,被骂“作秀”;2023年,某中学让家长列队接受孩子“感恩鞠躬”,被批“道德绑架”。可为什么类似闹剧总在重演?根源在于某些教育者把“感动”当“教育”,把“形式”当“效果”,却忘了——真正的感恩,从来不需要靠踩踏父母的膝盖来证明。 教育的本质,是“站直了”的互相尊重 “我女儿昨天哭着问我‘妈妈,我以后会不会也踩你?’”一位网友的留言,让无数人破防。当教育变成“情感施压”,当亲情沦为“活动道具”,我们教给孩子的,到底是感恩,还是冷漠? 值得玩味的是,视频里有个细节:有个女生踩过父母后,蹲在地上哭得发抖,老师却催她“赶紧去下一个环节”。这或许才是最讽刺的——我们急着用“活动”完成教育KPI,却忘了教育最珍贵的,是让孩子在平凡日子里,看见父母深夜递来的热牛奶,看见他们为省学费悄悄取消的旅行计划。 跪着的父母,教不会站直的孩子 最后想问问大家:如果让你选,你会让孩子参加这种“踩踏式感恩教育”吗?你觉得真正的感恩教育,应该是什么样?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毕竟,我们今天怎么对待父母,孩子明天就会怎么对待我们。而教育的意义,从来不是让孩子踩着父母的尊严成长,而是让他们在爱里,学会如何温柔地对待世界。 来源:大风新闻
一场“感恩教育”,为何变成“亲情踩踏”? 据校方10月6日晚发布的说明,这场活
自由芒果
2025-10-07 14:31:44
0
阅读:1